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每日一句佛说-经典佛语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禅心佛语】唱歌的人回答说:“我感激父母,感激生命,感激妻子,感激朋友,感激这温暖的阳光,感激这和煦的春风,感激这蓝蓝的天空,感激这广阔的大地。

【第2句】:【禅语人生】学会忙里偷闲。总被生活束缚,神经就会永远紧绷。每天抽点时间发呆、胡思乱想,或者每隔一段时间与大自然亲近,才是生活的艺术。

【第3句】:【佛心禅语】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一嗔能摧毁,度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意思是说,即使是千劫中通过布施与供奉诸佛等获得的善业福报,只要你生气发怒一次,就会将全部福善功德抵消干净。

【第4句】: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第5句】:品一盏茶茗,听一曲琴音,让我们守住内心的那一方灵台明镜,净心向暖,清浅入禅,盈一怀美丽的憧憬,携淡墨诗意,悠然前行,让生命的画斑斓,让人生的书丰盈。

【第6句】:人生,用心才是生活,不用,就是活着。时间,珍惜就是黄金,虚度,就是流水。书本,掌握就是知识,没学,就是废纸。

【第7句】:【禅心佛语】时间总是会过去的,无常的人生,生命都是在不断的流转着。但是每个人的业力还是感受着自己的果报,因此,你要怎样的人生完全在于你的自我如何来改变未来。

【第8句】:【佛家禅语】比如一朵美丽的鲜花,漂亮的花瓣在风中飘落,没有留下任何果实而消失,这是否令人感到很可惜?同样的道理,我们的人生仅仅在名利与爱情上虚度,没有丝毫获得内心的觉悟,这是否让人觉得非常可悲?

【第9句】: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无惭愧者,不名为人,名为畜生。《大般涅槃经》卷十九,梵行品

【第10句】:【佛家经典禅语静心】人的一生也正如太阳的一天。早晨为人们带来曙光,傍晚为人们带来黑暗。一天也就如此。有深,有浅,有起,有落,生活亦是这般变化的,晴天雨天都是必经。你能懂得,你便从容。

【第11句】:【禅心佛语】繁华如沙,当繁华脱落的时候,那个真实、那个本来的面目就会显现出来,它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

【第12句】:所有的问题、矛盾的存在都是缘于我们主观世界的看法和客观世界的存在不一致。有矛盾就有烦恼。一切苦厄都是由自己制造出来的,自作自受。要消除这些苦厄,别人代替不了,还要自己来解决。

【第13句】:【禅心佛语】宽容他人就是解放自己。你在宽容别人的当下,自己也就得到了解放,多轻松自在啊。只有傻瓜才把别人的不是老是背起。

【第14句】:【佛心禅语】如果你是一只老鼠,你突然发觉你已被关进捕鼠笼而你前面有一块香喷喷的蛋糕,这时,你究竟是吃还是不吃呢?

【第15句】:假如孔子生活在今天,他可能混迹在打工仔的队伍里,或做泥水匠,或当油漆工等,也未可知。家境不好,没有进过大学的学堂,又没有什么技术技能,除了当个打工仔还能干什么?

【第16句】:【一日一禅文案集锦】知足是一种处事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学会知足,才能在当今社会执着地追求人生目标;学会知足,才能用超然的心态面对眼前的一切;

【第17句】:【佛心禅语】当我们看到快乐的时候,让我们想:“愿一切众生达到成佛至乐。”当我们看到痛苦的时候,让我们想:“愿所有众生之痛苦平息。”

【第18句】: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受到很多伤,会哭泣,会悲伤,会觉得疼痛。而疼过之后,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那时你就是一个全新的自己。

【第19句】: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性,要心分别有。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华严经》卷十三,菩萨问明品

【第20句】:【禅心佛语】禅在哪里?禅不在书本上,禅不在禅堂里,禅不在深山古寺里,禅就在我们每个人举心动念的当下。

【第21句】:只要心是坚强的,外在的优势和劣势便不足畏惧,因为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只要你掌握了方法,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把劣势变成优势。

【第22句】:相传,佛陀降生时,不用人扶就会走路,向四方各走七步,开言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何等的自信。

【第23句】:【禅语人生】有一个皇帝想在皇宫内修建一座寺庙,于是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和工匠,希望能够把寺庙修建得华美。

【第24句】:【禅语人生】这个世界谁都无法预计未来,但是人们只要有相互的信任与真诚,才能够更好的延续未来的美好。真诚让我们更加地近距离亲信和信任,世界就会更加的和谐了。

【第25句】:【禅心佛语】时刻告诉自己:我福报很小,要珍惜福报,能简单吃用的,尽量简单吃用。吃进去了,也变成垃圾出来,所以不要追求太好吃,吃饱就好。

【第26句】:【禅心佛语】饭要一口一口吃,不可能一口就吃成胖子;路要一步一步走,不可能一步就跨过千里。同样,调心也要一点一点来,不可能修了几天就想超凡入圣。

【第27句】:佛祖心头坐,酒肉穿肠过。夫妻同床睡,人心隔肚皮。夫妻相和好,琴瑟与笙簧。夫勤无懒地,妻勤无脏衣。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富贵不足慕,贫贱不足忧。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

【第28句】:缘分,不是偶然,要心向心;朋友,不是随兴,要诚对诚;感情,不是儿戏,要惜对惜;相识,不是新鲜,要真对真;懂得,不是随便,要忠对忠。真情本无语,尽在珍惜,尽在真心。

【第29句】:【禅心佛语】此后,西方人来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多起来,大多聪明特达之士,专于传教,不求名利、官位。他们带来的文化,多半是中国原本没有的,如数学、哲学、天文等。很多人初次接触,大感好奇。于是天主教传播开来。

【第30句】:世上有许多事自己无法改变,但应努力做到改变一切能够改变的,千方百计适应一切无法改变的。生命皆因这些走走停停的过客而丰盛鲜活。当他们再起身,请用微笑道别。

【第31句】:【禅语人生】真正能放下的人,不会花精力解释过去,而是面向当下,乐活现在,包容过去的情缘和关系。一场情缘,应好心珍惜,怀着感恩说再见。

【第32句】:【禅心佛语】为事之道固然不可执着于一事一物,才能凌驾于万物之上,有此心境者必可独超事外,千法而对一题,万事可悟得自解。

【第33句】:【禅心佛语】经常练习打从内心欢喜,不论工作有事、没事、是大、是小、是轻、是重,都是以欢喜心来接受它,以欢喜心来面对它,就会服务得很快乐。

【第34句】:【禅心佛语】佛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都是贪念惹的祸,如果舍掉了这些东西,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你争我夺的情况发生,说到底这些人最后都成了金钱的牺牲品。

【第35句】:【人生禅语】一些美丽,只能尘封,细细品味,才能刻骨铭心;一些心事,只能珍藏,静默如花,才可闻其馨香;一些情怀,只能无言,放逐岁月,才会愈加清晰。

【第36句】:一生如果能读通一本书,做成一件事,你这一生就没有白过。这样的人生标准看起来很低,但要不折不扣达到其实不易。不信可以问问世人,看有多少人能够给出肯定的答案。

【第37句】:【禅语人生】一个人幸福与否,和物质条件并无必然关系。我们看藏地的农民,他们的生活再平常不过了,每天在田里打理庄稼,吃的是简单的农家饭,可他们脸上却时常露出灿烂的笑容。

【第38句】:【佛心禅语】一个时刻充满感恩之心的人,从不会觉得世界欠了自己什么,相反是为自己无以回报这个世界的慷慨而内疚不安。

【第39句】:【禅语人生】幸福要走那么多路,用那么漫长的时间,做出那么多努力,毁坏它却只要迈出一步,一瞬之间,不费吹灰。

【第40句】:【一日一禅】佛陀告诉我们,人都有福,或多或少,或前或后。福是不可以量化的,只能感觉,知足为福。许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走。

【第41句】: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恶为无量恶识本,善为无量善识本。初一念、金刚终一念,于中生不可说不可说识,成众生色心,是众生根本。《仁王般若经》卷上

【第42句】: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于诸众生慈心平等,犹如子想;又,行施时,于诸众生起悲愍心,譬如父母瞻视病子;行施之时其心欢喜,犹如父母见子病愈;既施之后其心放舍,犹如父母见子长大,能自在活。《大般涅槃经》卷十五,梵行品

【第43句】:【禅心佛语】佛教讲「修行」,就是修正行为。「修行」固然需要,「修心」更为重要。行正心不正,有外无内,这叫做修行不修心,如此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修行,也能修心,内外一如,诚如衷,形于外,则必能凡事皆办,凡修必成。

【第44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的经典文案】外表的潇洒只是一道景观,内心的淡泊才是一种境界。努力让自己保持一种超然清静的心境。在那些云卷云舒、风清云淡宁静的日子,让一片温馨淡泊、快乐真实萦绕心头。

【第45句】:一滴水要想永远不干涸,只有汇入大海。禅师告诉我们的也是这个道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禅师捡心里的落叶就是为了给自己点亮心灯,假如我们也能明心,捡自己心里的一份落叶,那么大地就是一个清净世界了!

【第46句】:发菩提心所谓有道,非救一物,普济天下,无害为道。《法句经》卷下,奉持品欲学如来一切智道,先当安住菩提之心,然后修行一切佛法。《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第47句】:“壁立干仞,无欲则刚”,布施心让人变得更加坚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心让人更加柔韧,坚韧是一种特质,像水一样,刀剑斩不断,绳索缚不住,牢笼困不得,而水滴却能穿石。

【第48句】:安逸的念头会使人没了进取的动力。我们常以正确思想对待自己的工作,懂得平衡生活,慢慢调整自己的内心,把工作学习当作一种消遣,就不会再产生厌倦或劳累的心。

【第49句】:【心灵禅语】烦恼的心情,惩罚的是自己,不开心的日子,是把自己打折处理了,上苍只眷顾那些坚强的人,不放弃信仰的人,快乐只围绕那些知足的人。

【第50句】:【沟通技巧】爱不等于喜欢,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第51句】:迷乃是自己迷,不因境迷,不因物迷,亦非佛使其迷,又非天地鬼祥、冤亲眷属使其迷也。——《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第52句】:【佛心禅语】去爱吧,去珍惜吧,去宽恕吧,而且,要快。因为,总有“失去”在一边炯炯窥伺。——韩松落《猛虎嗅蔷薇》

【第53句】:【禅语人生】学佛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就是建立在每天反省忏悔的基础上。“佛菩萨加持弟子吧。弟子懂得了因缘果报的道理,现在有说错的、做错的、想错的,弟子反省忏悔。”——只有要求自己,不能够去改变别人。

【第54句】:【禅语人生】要做一个向日葵族,善于发现小幸福,没有太大的野心,容易发现事物好的一面,抗压力耐击打,能随时随地发泄压力,拥有感恩的心,对生活充满热情的阳光天性,嘴角习惯性上扬15度,永远像阳光般灿烂。

【第55句】:人生实在是太苦短,自己何必总是活得不开心。有烦恼是正常的,没有烦恼才是不正常。要是自己心情不好受时,不妨去看一次电影,不妨去听一段音乐,不妨去唱一支歌曲,不妨去打一个电话,不妨去防享受一下阳光。

【第56句】:【禅语人生】时光的历练成就着生命的信念,人生的经验不是在积淀对生命的成见,而是在合适的时间承担合适的责任,合适的时段活出生命的恰如其分,适应用那些积极光明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善生命的内涵和质量,有句话叫做知行合一。

【第57句】:【禅心佛语】拓展自己的心,让它能够包容更多的缺点,包容更多的不足,甚至包容更多的伤害和痛苦,当心宽广时,你的天空才真正的辽阔,你的世界才现出它真正的面貌:无限的风光,无限的美好。

【第58句】:【佛家放下的禅语】做个内心阳光的人。不忧伤,不心急。坚强、向上,靠近阳光,成为更好的自己,你不需要别人过多的称赞,因为你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好。内心的强大,永远胜过外表的浮华。

【第59句】:【禅语感悟人生的文案】佛教微博经典:曾经问我我是谁,烦恼重重又是谁,过去未来不是我,当下无言又是谁。生命中最难确定的就是自己,善恶难分,对错不辨,把握好生命的坐标:清净、善良、无争、本分。

【第60句】:【禅心佛语】年龄有老少之分,地位有高下之别,生活有贫富差异,但人格必须平等。因为是小孩,就轻视、漠然,小孩的心灵就会受到隐性伤害。日积月累就会出现恶果。不平等,是大多数家庭教育的通病。

【第61句】:【禅心佛语】天有明不忧民之晦也,地有财不忧民之贫也,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直己而足物,不为人赐,用之者亦不受其德,故安而能久。

【第62句】:吸取教训,不犯第二次错误在遭遇失败后,我们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那么你最终就是那些成功者。

【第63句】:真诚是火,当心与心之间出现隔阂时,它会焚去所有的芥蒂,引导心灵共同拥抱美好与真情;真诚是水,当思想里积起种种难以沟通的障碍时,它会洗去一切误解,让不同的思想得以融合。

【第64句】: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有其特有的能力、经验和机会,他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能接纳自己,生活才能变得朝气蓬勃,充满喜悦。——郑石岩

【第65句】:发菩提心与修六度行,为显密乘之共同道,是故密乘一切时中,于此二道不应舍离。(明)宗喀巴《菩萨戒藏持戒秆相论》

【第66句】:【佛家放下的禅语】苏东坡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虽然是苏东坡对当朝的讽刺,但也说明,一个人徒有聪明才智,如果没有培养福德因缘,也是很难立身处世!

【第67句】:【罗状元醒世诗其8】独对青山一举觞,醒来歌舞醉来狂。黄金不是千年业,红日能催两鬓霜。身后碑名空自好,眼前傀儡为谁忙。得些生意随时过,光景无多易散场。

【第68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生活中,人们敬重那些一诺千金的人。所以,为人做事,我们要言必信,行必果,当私利与诺言发生冲突时,即使舍身舍财,也要践行诺言。这样的人,又如何不让人信赖?

【第69句】:在人的成长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优势,明天有可能‘就成为劣势,所以,你必须能够跟上时代,让优势更优。

【第70句】:佛说:“祸福已至,一切随缘。”当面对灾难时,要用主动、平静的心态对待,因为这种态度本身就有逢凶化吉的作用。当收获喜悦时,要保持淡然的心态,因为欢呼收割之前,必须流汗播种。

【第71句】:【道家禅语】经营好心情,你就拥有了全部。人生苦短,千万不要活的太累。要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想笑就笑,想唱就唱,挣多挣少都心地坦然,活得朴素自然,活得坦坦荡荡。

【第72句】:【禅心佛语】佛祖释迦牟尼开始传教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会受到人身攻击,一次,他走在街上,遇到一个愤怒的婆罗门。那个婆罗门仇视佛教,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发现释迦牟尼后,心中顿生一计。

【第73句】:若知唯识现,离于心所得,分别不现前,亦不住其性。是时攀援离,寂然心正受。《大乘密严经》卷上,妙身生品

【第74句】:【禅语感悟人生的文案】慎言谨行,是修已第一事。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慱闻。言行拟古人则德进,功名付天命则心闲,报应念子孙则事平,受享虑疾病则用俭。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

【第75句】:学佛修道的意义在于,明白外界境遇只是幻影,如同早上的迷雾,当阳光出来时总会消散,从而很快从不良情绪中走出来,保持宁静快乐的心境。

【第76句】:在一定时期内,人的能力、处境以及拥有的资源是一定的,有没有担心的事、能不能把事情办好、会不会留下遗憾,跟欲望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第77句】: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无事不登三宝殿,有钱难买一身安。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第78句】:山水相逢的是一段往事;蝶恋春天的是一种情怀;而我们相遇的,是一个故事。有些人在我们的生命里,不期而遇,又在寂静的时光里,渐行渐远;有些人一旦入心,便再也不会忘记。时光易老,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第79句】:【禅语人生】一旦生病,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医生和药物,从未想过求助自己,更没有认识到真正的“病根”在于自己的内心。其实,只有把心结解开了,我们才能成为自己身体的主人,才能找回真正的健康。

【第80句】: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第81句】:【禅心佛语】讲话要含蓄,切忌太露;态度要委婉,切忌太直;处事要圆融,切忌太真;做人要深厚,切忌太苛。

【第82句】:因缘成熟果报自然现前,那是因为之前早已种下了前因,才有今天的果。试问,潜在的因你种下了吗?你种的是什么因?

【第83句】:又说:“知足的人,虽卧地上,犹如天堂;不知足的人,虽处天堂,亦如地狱。”我们可以从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冢间修行,从孔子的门人颜回居陋巷,得到证明。从这些道理来看,苦就是由于多欲而来,多欲就是苦的根源。

【第84句】:【禅心佛语】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选择表情;你不能支配他人,但你可以控制自己,你不能预支明天,但你必须用好今天;你不能件件成功,但你可以事事顺心。

【第85句】:【佛心禅语】佛陀继续说:“你们外表虽然清洁,但是内心骄傲、无礼,心灵污秽。要知道,她外表的肮脏容易洗净,你们内心的肮脏才难于改善呀。内心的洁净才是真正的洁净”

【第86句】:【禅语】如果你把自己同他人加以比较,并因此认为自己得到的爱比他人要少,那么你就是将他人看得比你重要,你是在通过别人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你只要记住,别人总可以选择其他人,这一选择与你无关。

【第87句】:【佛语悟道】盛东西的用具虽然粗糙,但不要随便丢弃,因为它们各有贮藏东西的用处;愚笨低贱的人虽然不贤,但是也不能随便抛弃,因为他们也可以有各自的作为。

【第88句】:我们平时喝茶,是一种对紧张生活的缓冲,使人追求一种心静如水大智若愚的境界。静静地看着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再缓缓沉入杯底,会得到些清心寡欲,远离尘嚣的感悟,人生淡淡如茶。茶如淡泊人生,才是茶的高雅与脱俗之处。

【第89句】:【佛心禅语】不但平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贪嗔痴等烦恼情绪,尤其是临终时的最后一个念头,更是非常关键。此念头若是恶念,就会堕地狱、饿鬼等恶趣;若是善念,则会投生到人天等善趣。因此,临终时的引导和助念是非常有用的。

【第90句】:【禅心佛语】了解在心中升起的所有事物,都只是感觉而已,它们是短暂变幻的。它们生起、存在、消失,它们就只是那样。

【第91句】:【禅心佛语】当你知道了许多真实、虚假的东西,就没有那么多酸情了。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该得到的要付出努力抓到手,不该得到的想也不要去想。没有到手的东西,总是比到手的稀奇,但不一定比到手的更好。

【第92句】:【佛心禅语】做人要讲道德,道德是立身之本,一个人若没有自律,就谈不上做人。学会做人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素质。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第93句】:【禅心佛语】出家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事,三世诸佛最后身,都是示现出家相成就佛道。不管我们现在是否具足出家的条件,各位都要发出家的好愿。即使今生不能够如愿出家,也要为来世种下出家修道的因种。

【第94句】:【文案基地经典禅语】人生是一场约定,假如你自高自大,处处想自己,处处为了一个小我,那么,你的人生肯定烦恼重重,痛苦不断。人生就是一个过客,岁月里走过,你仔细想一想,那有一个真正的烦恼,其实,一切都是浮云。

【第95句】:但因众生的心量与智慧领受不一,故不得不分层施教,因此有三乘教法——大乘、中乘、小乘。鼓励人们独善其身之外,最重要的是必须兼善天下,启发人人本具的大乘慧心,透彻人世间的真理,利益众生。

【第96句】:【禅心佛语】人,只要拥有微笑,就能够豁达乐观地活着;人,只要时刻保持微笑,就能够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拥有一张永久的通行证。

【第97句】: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方觉可贵。几乎每一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其实,是我们那颗患得患失的心在左右着我们,而我们的生活就是在不断出现的遗憾中度过的。把心放平,把事看淡,人生无限美好。

【第98句】:【禅语人生】众观人生无明之苦,如微尘沙数,述说不尽,在森罗万象中,为妄境尘缘所惑,受诸灾难病苦,令身心永无安宁之日,欲求根治之道,唯有诚信学佛,亲近善智,求示悟无上妙慧,以化消一切迷惑苦厄,达证清净自在之乐。

【第99句】:路,不可以不看就走;话,不可以不想就说;事,不可以不明就做;神,不可以不知就信。(当代)星云《佛光菜根谭》

17733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