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心灵禅语文案句句漂亮!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眼色等不名为缚,贪喜为缚,破贪喜故心得正解脱,正解脱心能人泥洹。(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一

【第2句】: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第3句】:每人每天多说一句好话,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会成为一个大大的好。(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第4句】:从这句话开始:你会死,我会死,大家都会死。(清)吉美林巴(《古美林巴大师之教言》)

【第5句】:人总会有倒霉时,比如生意失败,恋人背弃,家人反目,被公司炒鱿鱼等。如果我们留意就会发现,当一个人走背运时,会印堂发黑,脸色晦暗,毫无神采。甚至接二连三发生不幸的事,所谓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便是形容那些不断遭遇灾难的人。

【第6句】:我们应该珍惜时光,活在当下,而不要因一些小事扰乱了内心的宁静,以至于心浮气躁,郁气满腔;所以,我们不妨学点佛学智慧,学点不生气的智慧。

【第7句】:人之所以陷入名利旋涡不可自拔,往往是因为错信名利的永恒,于是控制不住膨胀的欲望,被权力和金钱迷了心窍,执著于永久拥有。其实世间任何拥有都只是过程,就连人的生命也只是一个过程。

【第8句】: 《坛经》中这段文字的解释是:善知识,我所讲的自己心中的众生, 指的是迷于本性的错误认识、骄横狂妄的情绪、不怀善意的想法、嫉贤妒 能的念头、伤害他人的欲望,等等这些心思,都是众生。都各自需要自性 自度,这才叫真正的拯救。

【第9句】:说话带口头禅,会扰乱节奏,显得杂乱无章。平时说话声音不能太响,在公共场合特别要注意文明,大声喧哗,只能使别人捂住耳朵。

【第10句】:人们做事总是习惯于从自己考虑,首先看是否对自己有益。在我们常人眼里,盲人打着灯笼走路就好像“瞎子点灯白费蜡”一样。可是并非如此!虽然他看不见,却能照亮别人,使自己也安全。这样两全其美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一个眼盲心不盲的人心胸之旷达让明眼人汗颜。

【第11句】:人和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与人为善,慈悲为怀互相帮助。即使处于逆境,也要开阔胸怀,任凭他人评说,走自己的路。

【第12句】:初学者往往不太理解“非理作意”的意思,对于“非理作意”的最好的例子,正如《法句偈》中所说的:“他骂我、欺我、打我、夺我。如果保持着这种想法,我们便活在怨恨之中。”凡是对敌方保持着炽盛嗔恨的想法、对亲方保持着炽盛贪执的想法、对陌生人保持着炽盛愚痴的想法,统统都是“非理作意”。

【第13句】: 说我是庸人实在恰如其分,因为我的确是个非常迟钝的人, 尤其在面对社会生活的时候。当一种社会现象发生,多数人早已洞悉 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的时候,我依然停留在现象的表面上,为 现象所牵引,有那么一种看热闹之嫌。

【第14句】: 基础教育应该重在育人,一个人品质与习惯的养成是从小学 阶段开始的。教会良好习惯,培养高雅兴趣,塑造优良品质是基础教 育的首要责任。

【第15句】: 你就是一颗明珠 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一滴水滴到水缸中,整缸水就是我们的。因为 你的那滴水已和缸中水结合在一起了,分不出是你的或不是你的。

【第16句】:劫难,是安很喜欢的词。也许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禅,也是无止尽的劫难,可是佛他不告诉我们,我们要经历多少才肯放过我们,他总是高高在上,笑而不语。

【第17句】: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与快乐,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诚恳地愿意去播撒幸福与快乐的种子——断恶行善。所以多数人越找求幸福与快乐,越会适得其反。这就是生死永无止息的原因,更是痛苦无穷无尽的理由。

【第18句】: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忧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国,上品莲花生,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莲池大师)

【第19句】: 世上最永恒绵长的是岁月,最经不起消耗的是瞬息即逝的时 光。岁月来自时光的叠加,岁月的厚度;决定于时光的厚度,岁月的 宽度,决定于时光的宽度;岁月的浓度,决定于时光的浓度。时光的 厚薄、宽窄和浓淡,掌握在消耗它的生命手中,时光的状态取决于生 命状态。拥有生命便拥有对时光岁月的责任。

【第20句】:佛法可自证知,不可以己所证传与他人,如财物等。如《甄叔迦经》中佛言:我不能自断汝疑,能证我法,汝疑自断。(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一

【第21句】:什么是“我”?四念处中以对身、受、心、法的四种观想来摆脱对净、乐、常、我这四种颠倒的错认和执著。人常常认为我以己身体疼痛、我以己受觉苦乐、我以己心悟他心,所以身受心通通都是我。然而,只要换一个时空,一切却都发生了变化,这一秒的我早已不是上一秒的我。

【第22句】:是法皆空远离,亦不可取。汝等舍离,是涅槃想,莫随于想,莫随非想,莫以想舍想,莫以想观想,若以想舍想者,则为想所缚。《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第23句】:愿意帮助别人,并在需要的时候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帮助,可以说是人之常情。而真正豁达睿智的人,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不要时时觉得自己在行善,觉得自己在物质和道德上都优越于他人,应该想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比起更富者,你是穷人;比起更善者,你是凡人。

【第24句】:修身必先修心。当你将一颗心修炼好了,就获得了强大的心理能量,当你用心理能量驱动自己的行动时,如同安装了大功率发动机的跑车一样,跑得又快又稳,可以快速地奔向人生目标。

【第25句】:平凡绝非浅陋,绝非自甘平庸,更不是不思进取。生活本来就是平凡的,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承担了责任,实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平凡人也同样具有魅力,平凡人同样也是高尚的人。

【第26句】:【天天禅语】智慧与烦恼如天平——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烦恼少一点,就增一分智慧。

【第27句】:大才朴实无华,小才华而不实;大成者谦逊平和,小成者不可一世。真正优雅的人,必定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真正高贵的人,面对强于己者不卑不亢,面对弱于己者平等视之。

【第28句】:从一定意义上讲,苦难是最好的大学,在当今社会年轻人更是不可缺乏苦难的磨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人的一生中,要想做出点儿成就,必然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梅花香自苦寒来”,即便是富家子弟也要有吃得苦难的心理,怕吃苦,图安逸,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第29句】: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超诸取着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华严经》卷三十七,十地品

【第30句】:【天天禅语】当我们受到别人赞美的时候,如果我们谦虚对待的话,我们的福德便会更加增长;当我们受到别人赞美的时候,如果随之生起我慢的话,我们的福德不久就会消失。

【第31句】:在人际交往中,竞争不能阻止竞争,仇恨不能平息仇恨,以怨报怨只会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更大的仇怨。反之,忍之、耐之,以不争息争,以德报怨,使人不能与之争,使人无法与之恨,就能很好地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进而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第32句】:菩萨若在居家,不染着诸欲,所受诸欲,心生厌离,常怀怖畏。……心不贪惜,不以邪命非法自活,宁失身命,不侵于人。何以故?菩萨在家应安乐众生。《小品般若经》卷六

【第33句】:如若可以,我愿做一个竹径中,低眉抚琴的那个青衣女子。那带着淡淡忧伤的旋律,或是淡雅如兰的相思,或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韶华三弄、云水禅心,渔歌唱晚、雾锁重楼。

【第34句】: 世上没有你喜欢不喜欢做的事,只有需要不需要做的事;世 上也没有需要不需要做的事,只有你不得不做的事。为稻粱谋的事那 就是事,无需为稻粱谋的事,那是诗。生活中多的是事,缺少的是 诗,所以许多人才会以不同的形式写诗。

【第35句】:眼睛朝外,看别人的过失——苦海无边;返观内照,认自己的不是——回头是岸。

【第36句】: 自己给自己套箍最容易,你若不愿意,别人就是想套,也还 是要费些周折。我们一边梦想着自由,一边却在不停地给自己套箍, 同时对别人套来的箍半推半就,怎么会不沉重,怎么会不累呢?实际 上,套再多的箍都无妨,只要不套在心上。

【第37句】:所谓风水轮流转,人在做,天在看。做多了不得人心的事,终究会自食其果的。说到源头,他的事业失败,不是谁造成的,一切都是他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感召来的。圣人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散发出去的负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时,首先殃及的就是施者本人。

【第38句】: 永不失望,更不绝望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 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雪怎样肆虐,春风终会缓缓吹拂。

【第39句】:古希腊哲学家德莫克利特曾经说过:“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 而不要空谈道德。”如果奉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你最多是顶顶风 雨,路,还是有的。假如走自己的路,而让他人无路可走,结果不仅弄得你 自己无路可走,谁也不会再容你。

【第40句】:“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这首唐诗充满了禅机。早上花开,一树灿烂,可是晚上便花谢凋残,美景不再,再绚烂的花海也只在朝夕。人生百年,几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时间悠悠无边:猛回首,方知生命挥手瞬间。

【第41句】:对于十方三宝所,及以六道众生前,至诚发露无始来,所有恼乱诸众生,起于无碍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业。《心地观经》卷三,报恩品下

【第42句】:佛法诸宗修持,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愚谓“起”之一字,义当作“极”,唯其用力之极,故致能所双亡、一心彻露。行若未极,虽能观念,则有能有所,全是凡心用事,全是知见分别,全是知解,何能得其真实利益。《印光法师文钞·复范古农书一》

【第43句】:圣严法师说:人生因果不可思议,姻缘不可思议,所以当提即提,当放即放。提放自如,是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的大彻大悟,是感悟人生的喜乐哀愁之后的身心空灵,也是一种走到蜿蜒小径的尽头之后的豁然开朗,曲径通幽处,别有洞天。

【第44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修行不是盲目信仰,而是理智地探究真理。修行不是脱离生活,而是全身心地融人生活。修行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公益心地担当义务。修行不是放弃俗务,而是无私地奉献大众。修行不是高高在上,而是谦逊地尊重他人。修行不是执著成就,而是利他心地服务众生。097

【第45句】:换一种方式看待自己的拥有,才能退回拥有之前的心态,重新从拥有中获得满足。

【第46句】:作事仓猝,不豫熟计,为之不谛,亡其功夫。败悔在后,唐苦亡身。《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四

【第47句】:唯一能形容慈悲的状态便是如虚空——空与一切万物相容不冲突,包容万物,支撑万物。佛是空王,也是慈悲王。

【第48句】:非未见谛,而能见识。识不可视,譬如掌中阿摩勒果。识不在于眼等之中,若识在于眼等之中,剖破眼等,应当见识。贤护,恒沙诸佛见识无色,我亦如是。《大宝积经》卷一一0,贤护长者会

【第49句】:无量劫中所修行,一切功德悉回向,为欲救度诸群生,其心毕竟不退转。《华严经》卷二十九,十回向品

【第50句】:若人多贪求,积财无厌足,如是狂乱人,名为最贫者。《大宝积经》卷九十五,善顺菩萨会

【第51句】:生活的禅法,应该是让自己从黯淡活向开朗,从狭隘活向包容,从小我活向大我,不是去争辩什么,而是自我内心的修正,烦恼几许多,皆是心中墙。

【第52句】: 学会与人分享好东西是一个慈悲者的外在表现,这种人给人的感觉是快 乐的、善良的、无私的。学会分享,可以让人摆脱乏味的日常生活,丰富自 己的经历,提升自己的品位,同时还能给身心带来舒适和安宁。

【第53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我们某方面比别人差,也不必因此自轻自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无限的潜能,只等自己去开掘出来,尽情发挥。发展自己的潜力,就等于掌握了看清自我、发掘自我、成就自我的秘诀。

【第54句】:设病比丘无弟子者,当于众中差次使看病人.所以然者,离此已,更不见所施之处,福胜视病人者。其瞻病者,瞻我无异。设有供养我,及过去诸佛,施我之福德,瞻病而无异。《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九众生居品佛言

【第55句】:【天天禅语】无始轮回以来,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中,积淀r根深蒂同的相续习气,是我们不断陷入烦恼痛苦的生命之流的恶因,也成为了我们获得解脱的阻碍。若我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缺乏佛法这味甘露妙药,那我们可能是误入歧途,充满迷惑的。就像盲人独自走在空旷的荒野中一样,只会迷失方向。

【第56句】:中国禅宗提倡“即心即佛”,是说心本身就是佛;“非心非佛”表示无心也无佛,这种心境就是佛的心,因此,“非心非佛”的意思其实相同于“即心即佛”。慧勤禅师引僧人进入的境界是万物皆空,无差别无对立的境界。

【第57句】:【佛语禅心】 所谓风水,就是我们希望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能量。但是我们要从自然汲取智慧和能量,必须首先清楚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仅仅知道我们生命与宇宙同源、同体还不够。我们还必须知道,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是你我互有,但绝不是你我相互占有。

【第58句】: 做人不能太精明,做人不可真糊涂。让精明人糊涂一点,让 糊涂人多一点精明,这世界才有可能达到和谐。所谓智者,就是有办 法将精明人说糊涂,将糊涂人说明白的那种人。

【第59句】:有句老话说得好:“人叫不走,鬼叫飞跑。”意思是,当一个人身上阳气不足,邪气有余时,周围就尽是小鬼打搅、小人来找。即使偶尔有君子来规劝,他们也是熟视无睹。

【第60句】:选择与放弃决定着你的生命。人生的不幸不在于身陷困惑,而在于不知 道已身陷困惑。

【第61句】:智慧让人知晓轻重,明白是非,所以有智慧的人对金钱看得通透。他们知道,金钱只能暂时拥有,所以不能贪婪;也知道如果把暂时拥有的金钱牢牢抓在手中,并不能实现财富的价值。智者既能靠智慧赚钱,又能把钱财看淡,既不为钱的多少所苦,也懂得合理分配财富,能将散财当成聚集金钱的最终目的。

【第62句】:寂天菩萨说:一个人做了享福百年的梦后醒来,另一个人做了瞬间享福的梦后醒来,他们都无法重复梦中所享的福,长寿还是短命,临死时都如同这两种梦一样,生前的荣华富贵都成了泡影,就算你生前获得了许多财富,并且得以长久的享受,但当你死去时,如同被盗贼洗劫一空一样,光着身子、空着手走向来生。

【第63句】:有人说,世间最难的,是做好自己。无论人有多么大的才能,多么高远的目标,多么开阔的格局,如果没有做好自己,一切都将是空谈。做好自己,要求我们做对自己,不必与别人攀比,更无须羡慕他人,看清自己具备什么,擅长什么,才是首要之事。

【第64句】:彼世间良医,于生根本对治不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不如实知。如来应正等觉,为大医王,于生根本对治如实知,老病死忧悲恼苦根本对治如实知。《杂阿含经》卷十五,第389经

【第65句】:佛法是心法,不是脑法,故仅靠大脑思维、推理、记忆、分别不能契人佛法;必须用心,成为心的需要、心的渴求、心的本能。

【第66句】: 利和害总是一体两面,譬如核能。该爱它多一些,还是该恨 它多一些?这个问题真让人类左右为难。

【第67句】:生活的禅法,就在于清澈、温与、客观的认识自我,那么人生路上的所有烦恼,何尝不是一种找找目标的线索与应该经过的途径,有许多人害怕孤独,那么心地的狭隘与挑剔,恰恰就活成了一种尴尬的孤独,选择快乐,是一种对命运的自信,更是一种诚实。

【第68句】: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一颗水精(晶)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间。——拾得

【第69句】:爱,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永远牵引着在情感中迷失航向的人们。爱情色彩暂时消退,只是因为你还在黑暗的隧道中行走。有朝一日,当你和伴侣历经风雨,相扶着走过人世的沧桑,面对夕阳下白发苍苍的彼此,或许那时,你们就会体悟到爱情真正的含义。

【第70句】:【天天禅语】佛教认为,人的生命不仅是从生到死,还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人的一生仅是这个大循环中的一个环节。佛教对现实的态度超然,对文明的终极追求更透彻、更究竟。无论世界如何变换,佛教都有自己不变的真理。

【第71句】:譬如点头招呼,举手之劳的服务,恰到好处的赞美,真诚的关心,都是随喜的道德生活。……把你的微笑,随时展现在你的脸上;把“你好”的亲切招呼,随时挂在你的嘴边;把随喜的功德,融人你的生活之中。《星云大师讲演集》(二)

【第72句】:人往往不知道自谦,懂了一点点,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起心动念没有一刻离开“我”,凡事以“我”为中心,自认“我”说得比你有道理、“我”做得比你好,时时把“我”填满了自心。

【第73句】:我们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要有感恩的心态,要有奉献的精神,因为一个人的存在是与周围的所有人、与全世界所有人的存在分不开的。

【第74句】:云何止相?谓所思惟无分别影像之相。……云何观相?谓闻思修慧所思惟诸法相。(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十一

【第75句】:有几个熟悉水性的人乘船渡江,浪打翻了船,他们竭尽全力游向岸边,水性最好的那个人却怎么也游不快。岸边的同伴问他怎么啦?那人说:“我腰上缠着千金,太重了。”同伴着急道:“命都快没了,扔掉吧。”但这人坚持不扔,结果被淹死了。那种过分贪图钱财,甚至把钱财置于生命之上的人,必然葬身其中。

【第76句】: 一群人见一个鬼匆匆赶路,就奚落他:又要赶到哪个有钱的 人家投胎呢?鬼边走边摇头,我正忙着为你们办签证呢,死到临头了 还想着钱。话音刚落,一阵阴风吹过,那群人不见了,地上都是白花 花的票子。鬼叹息道:看他们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再多的钱最终都 不过买一张死亡签证而已。

【第77句】: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青原惟信禅师》

【第78句】: 这个春天,行者工作间隙顺手拍了一些家乡的照片,将自己眼 中的美通过镜头传递给一切热爱春天的人,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春天 的事,内心也是一片春意盎然,仿佛年轮倒转,生命重新充满朝气。

【第79句】:学佛无须了解无常的道理,如能彻了此理,才能操纵自己的生命,来去自在,通向光明的境界。——证严法师

【第80句】:一块顽石,被一滴小水滴经年累月地滴落在同一个地方,到最后,那看 起来最无力的力量却可以把最有力的顽石滴穿!你能因此说小水滴就比顽石 有力吗?不能。然而事实是,顽石确实被滴穿了,原因就在于水滴的锲而不 舍、持之以恒。

【第81句】:财富需要施舍出去,帮助他人,同时也需要爱惜。爱惜是不奢侈,不滥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财富。只有爱惜,才能让财富源源不断,帮助更多的人。

【第82句】:一个人对生活的承担,就是生命的责任,生活中免不了有许多的违缘,用一颗充满善意与关怀的心,去对待那些人生的纠缠,人生总是向前,一念间的转换也能带来生活幸福的改善,生活的禅法在于内心找找自我,所以说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是由自己决定。也可以理解为善有善报。

【第83句】:,人的烦恼多来源于常常以自我为一切的中心,人为了维护“我”以及“我的”所属物,而陷入无穷无尽的纠缠中,既和外界争执,也和自己较量,心中太多牵绊,以至于无从解脱。

【第84句】:人人都有修成佛、菩萨的潜质,这不存在先天条件的障碍,唯一的障碍只是自己的心障:你是否愿意不辞劳苦地行走善道,让心灵走进幸福的家园?

【第85句】:年轻的女孩问:“穿衣服怎样才好?”师言:“自然最好。衣服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表现我们的气质;什么身份,什么年纪,什么情境,都要合乎自然的穿着才好。”又言:“穿衣要顺其自然才美;很牵强的,不自然的,也就不美了。”——证严法师

【第86句】:菩萨若乐受寂静乐,不乐听法、说法、问疑,以寂静故,烦恼不起,以不起故,不知知想,不离离想,不证证想,不修修想,不得实义,是名魔业。《大集经》卷十一,海慧菩萨品

【第87句】:本心法尔涅槃门,贪瞋痴慢任起灭。犹如云雾不坏空,求遍空界无径路。(古印度)土瓜觉落比丘

【第88句】: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看破不如看开。红尘繁复,看破世间种种的七窍玲珑心又有多少呢?一颗慈悲的心,才可以让生命如虎添翼,抽干一切浮躁在心中的恶水,注入一股清新的泉流,还一个清静的灵魂,容江海之天下。

【第89句】:受人误解你泰然处之,你是在布施自在;受人漫骂你坦然一笑,你是在布施宽容;被人欺骗,你风轻云淡,你是在布施真诚;布施可以用任何形式存在。

【第90句】:找出来,每天和你自己对话,和你自己逗乐,和你自己拥抱。你将看到那个干干净净的,无限可能的你,在某一天,某一个时刻,出现在你面前,当你爱上你自己,整个世界就与你无法分割,你也将爱上这个世界。

【第91句】:佛正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二十九

【第92句】:清凉寂静,故名涅槃。……非心意识、心所所行,故名涅槃。《大宝积经》卷二十二,被甲庄严会

【第93句】: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南,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六祖坛经·般若品》

【第94句】:【禅语感悟】 私心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如果一个人私心太重,任贪婪作祟,那么 就会无恶不作,人生的快乐也将随之消失。

【第95句】:【禅语感悟】 众所周知,商人不松开手,菩萨怎么能伸出手去拉他呢?世人愚昧就 如同这个商人一般,意识不到自己是错误的,一意孤行。浪子的行径势必 和这个商人一样,走在悬崖峭壁间,随时都有掉下去、失去生命的危险。

【第96句】: 早安!朋友。早安,行者。早安!众生。在旭日的光辉里,在温 柔的晨风中,伴着清脆的鸟鸣,给朋友,给自己,给众生道一声问候是 件多么惬意的事情!一声简短的问候,一种真诚的友好,一份简单的快 乐,与太阳和光明一起出发,照亮了他人也照亮了自己。

【第97句】:热闹风光说穿了不过“虚无”二字,但看得透的人少之又少。很多时候,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放大金钱的作用,将金钱的地位拾得很高,高过人格的底线,甚至高过生命。

【第98句】:用两倍于自己说话的时间倾听对方讲话,为了事业成功,努力去倾听别人的话吧!

【第99句】: 每个人都要时时刻刻懂得修正自己的身心,使得心灵得一方净土。那 么如水一样的宁静,清风一样来去自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禅之境界,那 也就是无烦恼、证菩提的清凉佛界。何乐而不为呢?

18215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