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谚语俗语文案微信文案说到心坎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鸡叫天明,鸡不叫天也明】 释义:比喻缺少谁也无关紧要,事情照样进行。 例句:他不同意,地球就不转了?鸡叫天明,鸡不叫天也明!要按他的意思,“地下革新组”根本平不了反,我和袁师傅这辈子别想再翻身。我看,只要大伙要求上新产品,他一个人挡不住!

【第2句】:【山里说话有鸟听,屋里说话有鼠听】(谚)在山里说话,紧防鸟儿听去;在屋里说话,紧防老鼠听去。 指人们说话,尤其是秘密的话,要紧防有人窃听。

【第3句】:【好心总有好报】(谚)对人对事操好心的,终归会有好的回报。指人只要凭良心办事,与人为善,就不会有坏下场。 也作好心自有好报。 好心必得好报。

【第4句】:骏马的蹄力有限,人民的智慧无穷。

【第5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歇)司马昭:三国时魏国大将军,司马懿的儿子,魏帝曹髦在位时专国政,企图谋取帝位。路人:行路的人。指野心勃勃,世人共知。 也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第6句】:【拿钱往水里打漂漂】(惯)比喻白糟蹋钱。

【第7句】:【惹祸招灾,问罪应该】(谚)指因行为不轨而惹下了祸,招来了灾,就应该受到法律的查处和制裁。

【第8句】:【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谚)三寸气:呼吸。无常:死去。人活着时靠一口气,可以有种种作为;一旦停止呼吸断了气,那就一切全完。指人要想有作为,首要的条件是保有生命。 也作三寸气在干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三寸气在干般用,一遇无常万事休。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气万事休。

【第9句】:【红蓝铅笔两头挨削】 释义:比喻两头不讨好,两头受指责。 例句:动不动就把黑锅一家伙捆在我的头上,我成了你的替死鬼,红蓝铅笔两头挨削,风箱里的老鼠前后受气。

【第10句】:【乡里姑子乡里样】(谚)姑子:姑娘。指乡下姑娘自有乡下姑娘的气度神态,不同于城里姑娘。

【第11句】:【菜碟子舀水——一眼看穿了底】(歇)形容事情很明显,一眼就能看清楚。 也作“菜碟子舀水——一眼看到底”。

【第12句】:【守身如执玉】 释义:爱自身的名誉如爱护璧玉一样。 例句:试看古圣先贤,守身如执玉,到临死时候,还是一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光景。

【第13句】:【三贫三富才到老】(谚)三贫三富:多次的贫富变化。指人生一世,往往会经历多次的贫富变化,不会一帆风顺,一成不变。

【第14句】:【强将下,无弱兵】(谚)指有本领高强、作风过硬的将领,就不会有软弱无能的士兵。泛指在一个群体之中,领头人强,下属就不会懦弱。 也作强将手下无弱兵。 强将手下无弱兵,帅才身边无草包。

【第15句】:【翻老皇历】 释义:皇历:历书。岁月更换了,翻看旧历书无用。比喻只知按老经验办事。 例句:咱不能净翻老皇历呀!党早就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走其他国家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边一步一步爬行。

【第16句】:【走了和尚丢了庙】(惯)比喻两头落空。

【第17句】:【经师不名,学艺不高】(惯)学艺拜师,如果不经名师的指点,技艺就难以达到高标准。指未经名师指点,因而技艺不高。 也作“经师不到,学艺不高”。

【第18句】:【碾盘上的蘑菇——根子硬】(歇)碾盘:碾子承受碾磙子的石制底盘。根子:本指根部,转指根底、后台、靠山等。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过硬(yipinjuzi.com)。比喻后台、靠山很硬。 也指基础雄厚,很有实力。

【第19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释义:比喻对坏人要彻底根除,否则会受害。 例句:三横王这小子要么不碰他,要么就——(做个杀人手势)不能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第20句】:行为不正经,舌头短三分.

【第21句】:【不是姻缘莫强求】(谚)旧指男女双方如果没有缘分,就不要勉强结合到一起。

【第22句】:【屎壳郎打嚏喷——满嘴喷粪】(歇)屎壳郎:学名蜣螂,昆虫,身黑,吃动物尸体或粪尿。指信口胡说。含责骂意。 也作“屎壳郎打喷嚏——满口喷粪”。

【第23句】:【拿银子当铜钱花】(惯)铜钱: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比喻花钱没有节制,任意挥霍。

【第24句】:【搂草打兔子——捎带】(歇)指做某件事时顺便做另一件事。 也作“搂草打兔子——捎带手”。

【第25句】:【只有买错无卖错】(谚)指真货、假货,卖者清楚,买者不知,所以只有把假货当真货买去的买者,没有错把真货当假货卖掉的卖家。

【第26句】:【棉花里裹着针——软里硬】(歇)本指软里带硬,转喻表面和善而内心凶狠。 也作“棉花里面包圪针——柔中带刺”。圪针:方言,指某些植物枝梗上的刺儿。

【第27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谚)知府:州府的最高行政长官。雪花银:成色纯正的白银。当上三年清廉的知府,就可得到十万两雪花白银。指旧时无官不贪。

【第28句】:兄弟和气金不换,妯娌和气家不散。

【第29句】:【久病床前无孝子】 释义:儿女对长期生病的父母照顾不好,不孝顺。 例句:开始时,他的两个儿子还过来侍候他,可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渐渐地也都不管他了。

【第30句】:【何首乌】何首乌,是我国特有的一味名贵中药材,其茎、根皆可入药,而且药用价值很高。 相传在唐代,有一个姓何名田儿的人,因其体弱多病,不能生育,到了五十岁仍无子。有一天晚上,他饮酒过多,醉卧田野,在朦胧中看见两株树藤相距三尺,苗蔓相交,觉得很奇怪,就连根掘起,根部长得像一男一女两个小娃娃。何田儿把此物带回家,但无人认识。有人对何田儿开玩笑说:“你年老无子,这可能是天赐神药,有儿有女为何不吃吃试试?”田儿就把它切碎,每天服用少许。说也奇怪,连服数月后感觉精力强盛,旧疾都痊愈了;相继服用了一个时期,原来已经花白的头发也都变乌了,并且在十年内生了几个子女;他改名能嗣,活到一百多岁。能嗣的儿子延秀、孙子首乌,终生服用此药,都健康长寿,晚年须发仍然发黑。由此,这一药的名声传开了。 后人用何家第三代的姓名为药名,叫“何首乌”。

【第31句】:【撒野火儿】(惯)指故意闹事。

【第32句】:【男僧寺对着女僧寺——没事也有事】(歇)男僧:和尚。女僧:尼姑。指身处是非之地,即使没事也会招惹嫌疑。

【第33句】:【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惯)形容变化非常快。

【第34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谚)天:旧指天意,亦指机遇。谋划事情,在于人的主观努力,而事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天意或机遇。指一件事情的能否成功,人事与机遇各占一半。 也作谋事虽在人,成事还在天。 谋事在人成在天。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第35句】:【满天讨价,落地还钱】见“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第36句】:【扬州虽好,不是久恋之乡】见“长安虽好,不是久恋之乡”。

【第37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释义:君子襟怀坦白,思想乐观;小人心胸狭窄,忧虑重重。 例句:唐素琴悄声细语地说:“古人不是留下这句成语吗?!‘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卢华心胸很宽,这样的胸襟不是任何男人都具有的。”

【第38句】:【杀不得贫家,做不得富家】(谚)对穷人的盘剥如果心不毒手不狠,就成不了富户。指旧时富人的财富,无不是从穷人身上残酷地榨取来的。 也作杀不得穷汉,做不得财主。 杀得穷汉,做得富户。

【第39句】:【衣食足,知荣辱】(谚)人们在丰衣足食之后,才能讲究礼义,知道荣辱。指吃饱穿暖是讲礼义、知荣辱的前提。

【第40句】:【有智妇人,胜如男子】(谚)有智慧的妇女,往往比男子还能干。指不可轻视妇女。

【第41句】:【说漂亮话】(惯)指说得好听,却没有行动。

【第42句】:【兵无粮自散】(谚)兵:指军队。 军队要是断绝了粮草,自然就会解体。指粮草是行军用兵的生命线,缺粮断草就意味着不战自败。

【第43句】:【瓜熟要落蒂,儿大要自立】(谚)蒂(di):瓜果等与茎、枝相连的部分。瓜熟了,瓜蒂就自然脱落;儿长大了,就必须自我独立。指儿女长大成人,就不可再依靠父母生活。

【第44句】:【除了死法有活法】(谚)除去原本固定的办法,更有许多灵活变通的办法。指做事不要死守成规,只要放开思路,办法很多。

【第45句】:【五福临门】“五福临门”是人们都喜欢的吉祥话。春节期间,不少人家都喜欢贴上“迎春接福”、“五福临门”的横幅,或写上一个大红“福”字贴于正门之中。这“福”和“五福”的含义是什么呢?所谓“福”就是幸福,即福运、福利、福气等。《韩非子》卷六有这样的说法:“全寿富贵之谓福”。 清晰解释了“福”的内涵。比较全面地阐述“五福”含义的是《书经》,《书·洪范》中说:“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终命。”五者构成了五福,详细解释起来是:第一福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 第二福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 第三福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 第四福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 第五福善终,是能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只有这“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

【第46句】:【家常便饭吃得长,粗布衣裳穿得久】(谚)家常便饭:普通人家平常的粗茶淡饭。吃饭最好是家常便饭,穿衣最好是粗布衣裳。指过普通人的生活,最能长久。

【第47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释义:八仙:民间传说中的八个仙人,即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李铁拐、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他们过海时,每个人都有一套法术、本领。 例句:林牧场的人,听到佟学多救治吴世满的消息后,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按照佟学多的要求,有人去刨药,有人去买药,有人去抠短线药,只用了一天工夫,抢救吴世满的中西土药,全部齐备了。

【第48句】:【忍宇中间一把刀,不忍分明把祸招】(谚)忍字的结构是“心”上有“刀”,是指如果遇事不忍,就会惹出杀身之祸。指遇事能忍,自会免除灾祸。 也作忍自忍,饶自饶,忍饶相加祸自消。 忍自忍,饶自饶,忍耐比着饶恕高。

【第49句】:【一根筷子吃莲菜——挑眼儿】(歇)挑:本读tia。,指一根筷子不能夹,只能挑莲藕的眼儿,转读tia。,指挑剔。眼儿:本指莲莱里的小孔,转指缺点。指故意挑毛病。 也作一根筷子吃莲菜——专门挑眼。 一根筷子吃藕——专挑眼。

【第50句】:【耳听干遍,不如手过一遍】 释义:亲手做一做,印象深刻。 例句:“……队里还出一台电动机来,让人们拆了装,装起来拆,钱老大说:‘耳听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两天又拆卸开东方红拖拉机,重新装配咧!”

【第51句】:【敲门砖,不值钱】 释义:用来敲门的砖头,门敲开,砖便丢弃了。比喻借以谋求名利的工具,目的达到后就没有价值了。 例句:他知道,到胡老大那里去,求他给说情,那只是敲门砖,不值钱。而以后到高大干那里取批条,才是目的。

【第52句】:【瓜无滚圆,人无十全】见“哪个人也不全,哪个车轮也不圆”。

【第53句】:【两斗皆仇,两和皆友】(谚)双方互相争斗,便成了不解的仇家;双方互相体谅,便成了相好的朋友。 指人际间的关系,应当是化敌为友,增强友谊。

【第54句】:【水不到渠不成】 释义:比喻条件还不成熟,不能急于求成。 例句:她既然把话吞回去,一定是有难言之隐,而且一定是思想斗争尚不成熟,勉强叫她说,不一定能说出真情来。水不到渠不成啊!

【第55句】:【半路上捡了个喇叭——有吹的】(歇)吹:本指吹气演奏,转指吹牛、说大话。讥讽人有了吹牛的资本或借口。

【第56句】:【太上皇】“太上皇”是皇帝父亲的尊称。后借用为对有权有势、凌驾于别人之上者的一种蔑称。 “太上皇”源自秦汉。据说,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后,万事如意,却有一事使他犯了愁,即以何种礼节对待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一天,刘邦去看望老父亲,老父毕恭毕敬地迎接他。刘邦惶惑不解。其父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然是你父,也不过是个平民百姓,区区庶民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刘邦听出话中有话,就仿照秦始皇曾尊死去的父亲为太上皇的例子,马上举行大典,将父亲扶上了太上皇高位。

【第57句】:【光吃炒豆不炸锅】 释义:比喻只得到好处,不花一点代价,不受一点损失。 例句:我一句话给你点透吧,马主任又想来一个光吃炒豆不炸锅,光夺城池不损兵,对不不寸?

【第58句】:【一个毛厕里的蛆——没有两样货】(歇)比喻同是坏人,不会有两样。

【第59句】:【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惯)形容弓弦拉得足,射出的箭又快又多。

【第60句】:【砍一枝,损百株】(谚)砍伤一根树枝,会使百株树受损。比喻伤害一人,会连累相关的许多人。 也作砍一枝,损百枝。 砍一斧,震百枝。

【第61句】:【老虎屁股——摸不得】(歇)比喻人自以为了不起,惹不得。也指人很蛮横,冒犯不得。常含讥讽意味。

【第62句】:【穿小鞋】“穿小鞋”是比喻暗中给人刁难或暗中打击报复。“穿小鞋”源自一个民间传说。 在古代,确实有“小鞋”,不过,它是一种愚昧的民俗。小鞋是因为女子从小缠足后形成的小脚,称为“三寸金莲”,鞋子必然是小鞋才合脚。 相传,古代女孩子出嫁,由娘家把女孩鞋样送到婆家,由婆家按鞋样做成鞋子,再送回来让新娘子上轿时穿。传说宋朝有个叫巧玉的姑娘,她后母要把她嫁给又丑又哑的娘家侄子,巧玉不依,后母想整治她。适逢有人给巧玉介绍了一个满意的男人。后母背地里剪了个很小的鞋样给男方送去,由男方制作一双迎娶的新鞋。出嫁那天,巧玉上轿要穿新鞋,可这怎么也穿不上,一气之下,便悬梁自尽了。从那时起,人们便将这种背地里刁难人打击报复的行为或使坏点子整人的行为叫做“穿小鞋”。

【第63句】:【有柴一灶,有米一锅】(惯)有了柴米一次用光吃光。比喻过日子不知计划和节省。

【第64句】:【吊死鬼说媒——白绕一番舌】(歇)绕舌:迷信传说吊死鬼的舌头伸出嘴外很长,说话时要把舌头绕起来。绕:谐“饶”。指白费一番口舌。

【第65句】:【无置锥之地】(惯)置锥之地:插锥子的地方,比喻极小的地方。形容穷困得无处安身。 也作“无立锥之地”。

【第66句】:【掉入五里雾中】见“堕入五里雾中”。

【第67句】:【水流千里归大海】 释义:比喻迟早要归到某处去或要走某一条路。“千里”又作“干遭”、“千转”。 例句:庄稼人离不开土地家屋啊,这里藏藏,那里躲躲,像那没娘的孩子。水流千里归大海,树叶落在树底下,飘来飘去,还得飘回去,守着田园才能过日子。

【第68句】:【近视眼看匾】(惯)近视眼看不清匾上的字。比喻看不清、抓不准问题的实质。

【第69句】:【没眼儿闷葫芦】(惯)比喻没有心眼的人。

【第70句】:【救急不救穷】(谚)指救济人,只能帮忙解决其一时的窘困,难以使之摆脱长久的贫穷状态。也指救助者只救急,不救穷,这是救助的原则。 也作救急救不了穷。 救急容易救穷难。

【第71句】:【水流万转,终归大海】 释义:比喻迟早归到某处去或要走某一条路。 例句:这条江,水流万转,终归大海。你看,这条江浩浩荡荡,但它是由上百条河,上千条溪涧,上万孔山泉汇流成的!

【第72句】:【属蚂蚱的——不按着不屙屎】(歇)蚂蚱:蝗虫。比喻不采取强硬手段就不接受指令。常含责骂意。

【第73句】:【射幸数跌,不如审发】(谚)幸:侥幸。审:审慎。射箭偶尔中了一次,却多次失落,不如审慎发射。 指凡做事不可只图侥幸,要精心慎重为好。

【第74句】:【鸡鸣狗盗】“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或低下卑微的行为。它源自战国时期的《孟子》一书。 《孟子》中记载了个“鸡鸣狗盗”的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被秦昭王扣留在秦国,孟尝君派人去见秦王的爱姬,请她帮忙。这个爱姬说她想要孟尝君的银色狐皮袍子。孟尝君有一件银色狐皮袍子,价值千金,天下无双,可是到秦国时已经把它献给秦昭王了,哪儿还能要回来呢。正当孟尝君愁眉不展的时候,他的一个门客说:“我有办法。”当天晚上,这个门客从狗洞潜入秦宫,“汪汪”学了几声狗叫,蒙蔽了守卫,偷出了皮袍子,将它献给了爱姬,孟尝君才得以释放。孟尝君怕秦王反悔,就更名改姓,连夜逃跑。半夜,他们到了函谷关,只见城门紧闭。要等到鸡叫的时候才能开关放行。大家正发愁,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了公鸡打鸣,紧跟着,关里的公鸡全都打起鸣来。守关的人听见鸡叫就开了城门,孟尝君顺利出关,终得脱险,逃回了齐国。后来人们使用“鸡鸣狗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或低下卑微的行为。直到现在,“鸡鸣狗叫”仍旧被人们引用。原来“半夜鸡叫”不是周扒皮的发明,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

【第75句】:【打架忘了伸拳头】(惯)形容人紧急关头慌乱得忘了自己该做什么。

【第76句】:【热锅上的蚂蚁——乱转】(歇)形容焦急、忙乱,束手无策。 也作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热锅上蚂蚁——来回直打转转。

【第77句】:【宫保鸡丁】四川名菜数不胜数,“宫保鸡丁”更是人人垂涎。它和“东坡肉”一样,是因人而得名,此人就是丁宝桢。 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曾任山东按察使,后任四川总督。 贵州平远素以善制炒鸡丁而著称,而丁本人一直很喜欢吃用鸡肉和辣椒相爆之类的菜肴。当上四川总督后,他又特别爱吃用天府花生、嫩鸡肉、辣椒制作的炒鸡丁。每遇设宴请客,他总要厨师必上此菜。即使在回贵州省亲时,当亲朋为他接风洗尘,他总是说:“各位不必破费,只上炒鸡即可。”并吩咐加上花生、辣椒同炒。久而久之,丁宝桢爱吃花生辣椒炒鸡丁的嗜好广为人知。因丁宝桢官职是总督,当时总督尊称为“宫保”,故人们便把他爱吃的这道菜称为“宫保鸡丁”。 此菜鸡肉细嫩,花生酥香,辣而不燥,肥而不腻,在丁宝桢任四川总督期间便风靡省内。至清末民初,随着川菜普及到全国各大城市,“宫保鸡丁”也闻名全国,驰誉中外,现已成为川菜中最著名的一道特色菜。1986年,北京西来顺饭庄特级厨师乔春生烹制的“宫保鸡丁”荣获布拉格第五届国际烹饪大赛金牌。

【第78句】:【杀人不见血】(惯)杀了人连血迹都没有。形容人很阴险,害人不留痕迹。

【第79句】:【肚子里装着二十五只小耗子——百爪挠心】(歇)百爪:二十五只耗子共一百个爪子。形容人心烦意乱,心神不定。

【第80句】:【睁眼说瞎话】(惯)指公然撒谎。 也作“睁着眼睛讲瞎话”。

【第81句】:【上午三十一,下午脚无力】(谚)指人的年龄一过三十岁,生命的活力就在逐渐减退。

【第82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释义:听到的不可轻信,只有亲眼看见的才是真实的。 例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天香更把脸一沉,“人家又当上大官,大老远从北京下来,为的是解决咱们两家的老大难问题……”

【第83句】:【猴儿拿虱子——瞎掰】(歇)拿:捉。掰:用手把物分开或折断。指胡来,胡说。

【第84句】:【做顺水人情】(惯)顺水人情:不费力的人情。指顺便给人好处。

【第85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谚)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人老了,却永远无法再变年少。指少年时代是黄金时代,要及时努力进取,不可虚度时光。 也作花有重开日,人无返少期。 人无再少年,花有重开日。

【第86句】:【剪牡丹喂牛】(惯)比喻糟蹋、浪费贵重的东西。

【第87句】:【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释义:比喻接近什么,对什么就熟悉。“近山识鸟音”又作“靠山知鸟音”。 例句:俗话都有得说啦,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你摸得多了,也就自然知道它们的脾性了。

【第88句】:【无功不受禄】(谚)禄:俸禄。指没有建立功劳,就不可无故接受俸禄。也泛指对人家没有好处,就不可接受人家的馈赠或优待。 也作无功受禄,寝食不安。 无功受禄,反受其殃。

【第89句】:【纸币】在纸币普遍流通的今天,就更有必要探源一下“纸币”。 “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宋真宗时期,在四川出现了代替金属货币的纸币,这种纸币称为“交子”。它不仅足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自唐朝中期以后,四川的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北宋初期,在四川成都地区仍流行铁钱。铁钱有大小两种,大铁钱每贯重20多斤,小铁钱每贯也有6斤多,携带起来极不方便,影响了商业的发展。宋真宗时期,在政府的许可下,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印制的“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作为现钱使用。后来,交子改由官办,流行渐广。纸币几经沉浮,终成气候。

【第90句】:【大晴天下雹子】(惯)雹子:冰雹。比喻灾祸突然降临。

【第91句】:【忙者不会,会者不忙】见“会家不忙,忙家不会”。

【第92句】:【猴屁股坐不住金銮殿】 释义:比喻小人物掌不了权,例句:我看他贵发是猴屁股坐不住金銮殿,快没啥好“戏”唱了!

【第93句】:【好看千里客,万里去传名】(谚)看:看待,对待。千里客:远方来的客人。盛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他们自会把你的美名播得更远更远。指爱好交友的人,美名会传播四方。 也作“好汉千里客,万里去传名”。

【第94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释义: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君子十年以后报仇也不算晚。说明报仇要掌握时机,不能轻举妄动,鲁莽行事。 例句:“盛家有钱有势,有人有枪,还有两个武功超群的保镖武师,你去了也是白送死!喜财,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只要你记住这个仇!”

【第95句】:【眼大要有神,耳大要有轮】(谚)指人生得一双大眼,必须有灵气才好;生得一双大耳,必须有耳轮才好。

【第96句】:【秋蝉落地——哑了】见“落地的秋蝉——哑了”。

【第97句】:【二人转】“二人转”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 流行于东北各地,是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发展而成的,已有二百年历史。过去它有蹦蹦戏、大口落子等名称,新中国成立后才定名为“二人转”。原有三种演唱形式:一是二人对口演唱的二人转;二是一人演唱的单出头;三是扮演固定人物的拉场戏。近来又有发展,增添坐唱、群唱等形式。俗语所谓的二人转主要指第一种,即二人对口演唱的形式。

【第98句】:牦牛好不好,看鼻子就知道;姑娘美不美,看父母就知道。

【第99句】:【别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 释义:别人求自己容易,自己求别人困难。 例句:桂迁恐怕又说,慌忙道:“足下来意,我已悉知,不必多言,恐他人间之,为吾之羞也。”说罢,先立起身来,施还只得告辞道:“暂别台颜,来日再来奉候。”桂迁送至门外,举手而退。正是:别人求我三春雨,我去求人六月霜。

17219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