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很火的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集锦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善书者不择笔。

【第2句】:快考试了,我还像没事似的看电视。妈妈不高兴地说:“你是睡在棺材里不知死活。”(云南·瑞丽)

【第3句】:草原上点火——着慌(荒)

【第4句】:【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见“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第5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谚)不测:无法预料。旦夕:早晚。指人的祸福命运就像天空变幻的风云一样很难预测。 也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无常祸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变。 天有不测的风云,人有无端的祸福。

【第6句】:【君子之交淡和水】此语出自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意思是君子之交淡如清水,小人之交甜如美酒。君子虽淡但似亲人,小人虽甘但必情深。此论甚高。酒肉朋友是靠不住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情却浓,历史上举不胜举,最负盛名的是唐代大将薛仁贵,少时贫穷,其后从军,能征善战,东征高丽,破敌二十余万,因功升右领军中郎将。总章元年(668年),再征高丽,又获全胜,被封为平阳郡公。其时文武大臣带着重礼前来祝贺,同时也有普通百姓夹在其中。对于那些大臣们形形色色的礼品,薛仁贵一概婉言谢绝,只收了平民王茂生的“两坛美酒”。不料打开酒坛,却无酒香,启封的执事官不解其意,因为坛中装的根本不是美酒,而是无色无味的清水!执事官赶紧禀报薛仁贵,他只是微微笑了笑,当场喝了三碗清水。在场的大臣们感到茫然,经薛仁贵解释才知端底。原来,薛仁贵贫时饭量很大,常常遭遇断炊之危,幸得王茂生接济,这才活下命来。可以说没有这位善良的大哥帮忙,就没有薛仁贵的今日。现在谢绝众大臣的厚礼,只收下王茂生的清水,一来提醒牢记当时的窘境,告诫自己不可忘本。二来知道茂生大哥家境仍很贫寒,没钱买什么厚礼,就是这碗清水也是一番心意。众大臣听后感慨不已,方才见识了何为君子之交。此后,薛仁贵不改平民本色,他的部下纷纷仿效,朝野上下传为佳话。

【第7句】:胡同里跑马——回头难

【第8句】:【败家容易兴家难】(谚)败坏家业是很容易的,创建与振兴家业却是艰难的事。

【第9句】:笤帚当扫把——混上去了

【第10句】:【受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11句】:【抓不住头发揪耳朵】(惯)比喻胡乱抓人顶罪。

【第12句】:【看到绳子都是蛇】(惯)形容过分胆小谨慎。

【第13句】:【待字闺中】“待字闺中”是指到了婚嫁年龄,但还没有出嫁的女子。 “闺”,女子的卧室。 “待字闺中”源自《礼记·曲礼上》:“女子待嫁,笄而字。”“笄”是中国古代女子成年时举行的礼仪。周代礼俗,女子年过十五,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如年过二十而未许嫁,也得举行笄礼。女子在成年礼上通常会取字。 “待字闺中”这个词的出现不会早于宋代。宋以后,一般家里有子女出生,必定请当地的秀才或者精通民间五术的人,来家里给孩子排出“生辰八字”,然后写到红纸上,收藏起来待用。这种排“八字”的做法在古代被称为“子平术”。这个“子平术”是宋代人徐子平在前人的基础上完善发展而成的,推算年、月、日等占卜方式,俗称“合八字”。不论男女,到谈婚论嫁时,请命师合一下“八字”。因此,当家里有未嫁的女孩,于是就要找人求“八字”或求人拿“八字”来合,如“八字”合不上,就不能结婚。故“待字闺中”,这里的“字”就解释为“生辰八字”。古人觉得,将要结婚的人的“生辰八字”要保存得非常好才可以,因此结婚后才可以公开“生辰八字”。所以“待字闺中”也就是尚未聘娶的意思。

【第14句】:【长木匠,短铁匠】(谚)指木匠下料,总要留长点,长了可以裁短;铁匠打铁,总要留短点,短了可以锻长。比喻做事必须留有余地,以便从容处理。

【第15句】:【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惯)陆贾、隋何:都是秦末汉初说客。 比喻能言善辩。含讽刺意。 也作“开口赛隋何,摇唇欺陆贾”。

【第16句】:我和奶奶一块儿下地,奶奶是哪儿平走哪儿,我是哪儿不平走哪儿。奶奶说我是专走鬼不下蛋的地方。(河南·南阳)

【第17句】:【鸡蛋过手轻三分】指从中克扣。类似的:长虫过去脱层 皮|雁过拔根毛/经一道手,剥一层皮。汪幸福《浪迹台湾 岛》:“原来以为到昌盛酒家来可以长期干下去,没有想到颜 老板是个鸡蛋过手轻三分的人。”

【第18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一俗语是指阴谋家的野心已经非常明显,已为人们所共知。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接替了他的职位,从此,魏国大权旁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的手里。大臣中若有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会将其除掉。魏少帝曹芳早就对司马师兄弟的霸道行径极为不满,一直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还没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曹芳废了,另立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孙子曹髦继承了皇位。司马师病死后,司马昭便做了大将军,他比司马师更为专横霸道。魏帝曹髦实在忍无可忍了,有一天,他把尚书王经等三个大臣召进宫里,气愤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着等死,今天,我要同你们一起去诛杀他。”虽然没有杀死司马昭,反被司马昭所杀,但比当傀儡受气有志气得多。

【第19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谚)风、俗:民俗风情。指各地民俗风情不同。

【第20句】:【冬吃萝卜夏吃姜】(谚)萝卜:有帮助消化功能的蔬菜。姜:生姜,有开胃暖胃的功能。指冬季多吃萝卜,夏季多吃生姜,有助于身体健康。 也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郎中开药方。郎中:中医医生。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烧香:拜神上香,祈求保佑。

【第21句】:【鸡屎拌面——假卤】(歇)卤:用肉类、鸡蛋、木耳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用来拌面条等食物,谐“鲁”。指假装愚钝或糊涂。

【第22句】:【 南瓜老来甜】指成熟的时候,情况最好。古华《浮屠岭》: “反正他两个的事在浮屠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都说南瓜老 来甜,葛根老来粉,男女老来亲。”

【第23句】:【斩草除根,萌芽不发】见“剪草除根,萌芽不发”。

【第24句】:【朝朝寒食,夜夜元宵】(惯)寒食:寒食节。天天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

【第25句】:一次我没吃早饭,中午吃饺子,我吃了一碗后还嚷着没吃饱。姥姥在一旁说话了:“一顿不刷锅,两顿同样多!”(河南·汤阴)

【第26句】:【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释义:车船多不一定妨碍通行。比喻各不相关,并无妨碍。例句:“我这里也空落落的,得他来与老娘做伴儿。自古船多不碍港,车多不碍路。我不肯招他,当初那个怎么招我来?”

【第27句】:【 墨是可以磨浓的】指经过磨练,可以成功。《北京日报》 (1982,10,20):“两位新秀担任了主力,这再好不过地说明: 墨是可以磨浓的。”

【第28句】:【眼不见,心不烦】(谚)指只要不是亲眼看到的烦心事,就不会引起内心的烦恼。人们为了回避矛盾,求得自身的安宁,往往以此语作慰藉,也作眼不见,心不乱。 眼不见心净。

【第29句】:敲锣卖糖——各干各行

【第30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者责任重大。张贤亮《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她对书记不愿意在这儿长久呆下去表 示惋惜,说咱们农工就仗着一个好领导。火车跑得快,就靠 车头带。”

【第31句】:【 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只要有志气,就能改变穷困的状况。 李准《龙马精神》:“常言说: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咱们是穷 队,可是我们看到他和长水几个没明没夜往前领着干,心里 总觉得有个依靠。”

【第32句】:火车轮子上轨道——切实可行

【第33句】:【一步一个脚印儿】做事踏实。或说:一步两脚窝。成语: 脚踏实地。老舍《正红旗下》:“只有堂堂正正,一步一个脚 印的妇人才能负此重任。”

【第34句】:王二麻子种牛痘——后悔晚矣

【第35句】:【萝卜快了不洗】泥商业谚语。谓来不及应付,降低了质 量。成语:偷工减料。《北京日报》( 1981,7,8):“目前许多 消费品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企业和领导部门就实 行‘萝卜快了不洗泥’,不注意质量了。”

【第36句】:【百艺百穷,九十九艺空】释义:百艺:各种技艺。穷:寻根穷底。百种技艺都想学,九十九种落空。比喻学不专一,必无所成。例句:百艺百穷,九十九艺空。言多则不精也。鄙语虽小,比喻大。

【第37句】:【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释义:木锨:扬场时用来铲粮食的木制工具,样子像铁锨。比喻更重要的人或事还在后面,没有出现。例句:周任民看火候不到,坐在陈二僧一边,浇开了油,说:“这才算开了个头儿,告诉你吧,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哪!”

【第38句】:【见死不救,牲畜不如】(谚)指见人有危急就应该立即伸手救援。

【第39句】:【人受一口气,佛受一炉香】(谚)人活着求的是气顺,就像佛要的是人们给它上香、对它敬重一样。指人不能忍受的是对自己的无礼和压制。 也作人争一口气,佛争一股香。 人争一口气,神争一炉香。 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

【第40句】:【 端人家碗,受人家管】在经济上依赖别人,即被人控制。 反义说:不端他人碗,不受他人管。孔厥《苦人儿》:“端他 碗,受他管,我们吃他家饭,打死也还不是打死了!气他 甚?

【第41句】:【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见“八两换半斤,人心换人心”。

【第42句】:山上放羊——撒了欢

【第43句】:【恩将恩报,仇将仇报】(谚)人有恩惠于我,我定当用恩惠去报答他。指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才是恩怨分明的大丈夫作风。

【第44句】:【黄鳝泥鳅——差不离儿】(歇)黄鳝和泥鳅体形相似,都生活在水中泥里。指相差很有限。

【第45句】:【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他想趁招亲之 时扣留刘备,夺回荆州。后刘备带着夫人逃走,周瑜派兵追 赶,又损兵折将。事出《三国演义》。谓想讨便宜反而吃了 亏,受双重损失。老舍《四世同堂》:“她想,方法想得不好, 而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那才丢了脸!”

【第46句】:【庙里猪头——有主】(歇)指女子已经有了婆家。也指东西已经有了主人。

【第47句】:【知情者不怪人,怪人者不知情】(谚)情:实情。知道了实情,就不会责怪对方;怪罪对方,往往是不知道实情。指对人的责怪,往往出于不知情。

【第48句】:【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逃不出手掌如来佛】即释迦牟 尼。孙悟空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但总是翻不出如来 佛的手掌。事出《西游记》。借指:不是对手,摆脱不了控 制。老舍《骆驼祥子》:“她得松一把,紧一把,教他逃不出她 的手心儿去。”

【第49句】:【拍马屁】(惯)旧时称赞马好时常拍马的屁股。比喻极力讨好、奉承人。

【第50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为人和物均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扬长避短才是正理。此俗语源出《楚辞·卜居》,屈原忠而见疑,求问龟卜,詹尹回答说:“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龟策诚不能知此事。”意思是说,作为标准的尺寸,有时不能用作标准,用以比喻龟卜虽是替人决疑的,但有时不能决疑。司马迁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曾引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另一番新意,用以比喻白起、王翦两人之智略各有长短,批评两人替秦国打下了天下,却不能替秦国守天下。白起、王翦都是盖世无双的名将,本可为万人景仰的英雄,但白起暴虐,坑杀赵四十万长平军,不免横死;王翦不谏秦始皇行仁义,其孙受殃。这样,两人的短处,使他们不能成为人们的楷模,不免使人惋惜。司马迁用“尺短寸长”来评论,表现了他反暴政的思想。后世从司马迁的评论中得到启发,运用“尺短寸长”这一俗语,则泛指人和物均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世上没有完人,扬长避短,发挥人的最大潜能。

【第51句】:【无儿不使妇】(谚)没了儿子,就不要打算使唤儿媳妇。指儿子死后,最明智的做法是让儿媳妇另嫁。 也作无儿不留媳。 无儿难置妇。

【第52句】:【四大喜事、三大悲、三急】人生有四大喜事,三大悲,还有人的三急,它们分别是: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三大悲: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人的三急:上厕所,人洞房,生孩子。上述“四、三、三”源自人们的常识积累。人的一大优势是善于总结,归纳类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人本身也是一样,你总结一条,他总结一条;今年总结一条,明年再总结一条,久而久之,最终形成大家公认的、流行很广泛的谚语性格言。以上四喜、三悲、三急就是如此。

【第53句】:【守身如执玉】释义:爱自身的名誉如爱护璧玉一样。例句:试看古圣先贤,守身如执玉,到临死时候,还是一个“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光景。

【第54句】:【马不停蹄,驴不歇磨】泛指忙碌。刘云若《红杏出墙记》: “每天早起晚睡,扫院子,收拾房间,出去买东西,在家哄少 爷,整日马不停蹄,驴不歇磨。”

【第55句】:小明的爸爸天天打牌,后来小明也跟着学开了,结果考试没有及格。小明爸爸知道了,要打小明。小明妈在一旁道:“你自己带着毛病,还给人家治癣,谁听你那一套?还是你先改了吧!”(山东·东营)

【第56句】:鸭脖颈上挂铜铃——呱呱叫;响当当

【第57句】:【放虎归山,必有后患】释义:比喻放走敌人,迟早要遭灾祸。例句:郝村副一听,马上也想起巴三虎过去一连串的罪恶事实,若不弄死,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第58句】:【爱叫的麻雀不长肉】(谚)比喻轻浮而不务实的人,不会有什么作为。

【第59句】:【苦瓜缠上黄连——一样是苦】(歇)后一个“苦”字,本指味道苦,转指痛苦。指两人的经历都一样苦。

【第60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第61句】:【—把鼻涕,一把眼泪】形容不住地哭泣。或说:一行鼻涕 两行泪。成语:涕泗交流。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他 说到伤心的地方,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哭得眼都肿了。”

【第62句】:【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谚)有志气的男子汉也是感情丰富的人,但他决不会在离别时流泪。指真正的男子汉善于用理性控制感情。

【第63句】:【头发不剪,总要长的】(谚)比喻事情发生了,要及时解决,不然会发展到不可收拾。

【第64句】:【天字第一号】(惯)旧时常用《千字文》文句的字来编排序号,“天”是《干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字,“天字第一号”就是第一的意思。后借指最大、最好或最突出、最重要的。

【第65句】:【聋子放炮仗,散火听不见响,只见烟火散】借指散伙,结 束。清代《红楼梦》:“外头已经四更多了,依我说,老祖宗也 乏了,咱们也应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

【第66句】:【城狐不灌,社鼠不熏】(谚)城墙上的狐狸窝不可用水灌,不然会毁坏城墙;社庙的老鼠洞不可用火熏,不然会烧毁社庙。指邪恶有所凭借便难以清除,常借指帝王左右的佞臣无法铲除。

【第67句】:火车上演戏——载歌载舞

【第68句】:【宰相肚里能撑船】赞扬人的气量大,风格高。成语:宽宏 大量。姚雪垠《李自成》:“常言道:将军额上跑下马,宰相肚 里行舟船。你这样气量窄,将来如何能独当一面,肩挑五岳 胸罗百川,统帅百万大军!”

【第69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第70句】:暑假期间妈妈让我下地撤粪,因为是头次撒,铁锨总不听使唤,撒出去就是一堆。妈妈边示范边讲:“撒粪要均匀,扬起一条线,落下一大片。”(河南·虞城)

【第71句】:十字路口迷路——不分东西

【第72句】:【跳窝鸡不下蛋】做事不安心,不专心,难以成功。《中国 青年报》(1982,7,13):“跳窝鸡不下蛋这句俗话,我从小就 听人说过,然而直到现在,我才理解了他的含义。跳窝鸡为 什么不下蛋呢?我想,大概是这样的鸡对下蛋的窝过于挑 剔,总觉得自己这个蛋非同一般,一定要选一个最理想的窝 才肯下,而这样的窝又总也找不到,于是跳来跳去,不仅耽 误了下蛋时间,又使生蛋的机能开始蜕化。”

【第73句】:【希望】“希望”是指人们期望达到某种目的,或者盼望某种情况的出现,是实现某种目标的欲期。毛泽东曾对青年人说“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其实,“希望”这个词最初指的是期待看到月满月圆,并无它义。为何“希望”最初特指期待月满月圆呢?这还得从“望”字说起。“望”字的产生与月亮有关。众所周知,月有阴晴圆缺,造成圆缺的原因是月亮本身不发光,我们之所以能看见月光,是因为它反射太阳光的结果。月亮绕着地球转,农历每月月初之时,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中间,月亮正对着地球的那一面因为照不到太阳,使得我们无法看到它,这就是新月,古人将其称为“朔”。随着月亮的转动,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越来越大,月牙一天比一天“胖”,等到向地球的一面全部照到太阳光时,就成了满月,古人称之为“望”。《说文》解释:“望,月满也。”“望”在农历的十五六,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满月之后,月亮又逐渐变“瘦”,至完全看不见,新月时期又开始了。就这样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因此,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再从“望”到“朔”的时间。月圆月缺一个周期.恰好一个月。正因为“望”是月满月圆之意,“希望”自然就是期待月圆之日的意思了。宋范仲淹在《十四月夜》中写道:“天意将月圆,人心等满时。已知千里共,犹讶一分亏。”表达了人心等满,愿月满无缺,花好月圆。圆月是美好光明的象征,自然“望”是大家所期(希)盼的。 “希望”一词逐步引申演化为期望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种目标,而达到一个“圆满”的结果。

【第74句】:【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谚)亏心事:愧对良心、违背正理的事。指平时为人做事正道直行,光明磊落,即使半夜有人敲门,也会心情坦然,毫不惊恐。 也作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

【第75句】:【笑脸聚得天边客】(谚)天边客:远方来的顾客。指商场中态度和善,笑容相迎,就能招徕各方的顾客。

【第76句】:吴三桂引清兵——吃里爬外

【第77句】:【典当】“典当”亦称当铺或称质库,是专门收取抵押品以获利润的行业。典当源于我国南朝寺院的僧库。典当何以和寺院有关?大概是南朝历代帝王大都信佛,给寺院的赏赐甚高,寺院经济发达,僧侣地主成为社会最富有的阶层之一。寺院所有的财富除他们挥霍外,便用于放债生息。加上寺院建筑规模巨大,往往成为南北商人贸易场所。商人一时资金周转不灵,可将货物抵押给寺院,向寺院借高利贷,久而久之,寺院“僧库辄作质取利”,典当由此产生。

【第78句】:五岁的表弟太淘气了,一会儿工夫就把我舅妈擦好的地板弄得一团糟,舅妈批评了他一顿,可一转眼,他又把墨汁瓶碰倒,墨汁洒了一地,并弄脏了我的衣服。舅妈气得抬手就朝他的屁股上来了一巴掌。舅舅说小表弟:“你呀,就是屎壳郎飞到了磨眼儿里——转着圈儿挨!”(山东·五莲)

【第79句】:【一蟹不如一蟹】(惯)比喻一个不如一个。

【第80句】:世界地图吞肚里——胸怀全球

【第81句】:【碟子里扎猛子——不知深浅】(歇)扎猛子:方言,游泳时头朝下钻到水里。本指不知水深浅的程度,转喻人说话、做事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第82句】:有钱难买老来瘦。

【第83句】:【老虎拉车——乱套】(歇)套:牲口拉车时,拴牲口的两根皮制或麻制的绳。本指用套胡乱地拴住老虎,转喻乱了次序或秩序。

【第84句】:【船到江心补漏迟】(谚)漏船行到江心才去修补,已经无济于事。借指凡事必须预先防范,已经造成的错误临时补救便来不及。 也作船到江心补漏迟,悬崖勒马才收骑。 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马到崖头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第85句】:初夏,我和妈妈回去看奶奶,买了一个西瓜十元钱。到了奶奶家门口一看,到处都是卖西瓜的,才六元钱一个。奶奶见了笑着说:“你们真是把石头往山上背。”(新疆·乌鲁木齐)

【第86句】:【远路无轻担】见“百步无轻担”。

【第87句】:狗尾巴续貂——头尾不相称

【第88句】:【靴里无袜自得知】(谚)光脚穿上靴子,别人看不出,自己是知道的。 泛指做下瞒人的事,自己心知肚明,无法瞒过良心。

【第89句】:【垫踹窝】(惯)踹窝:路面上践踏而成的坑窝。本指垫平踹窝。比喻供人践踏,代人受过。

【第90句】:【好男儿志在四方】释义:有志气的男儿不可守在家中。例句:现在的形势,只有投靠共产党才能实现这一愿望。谢成德从枕头底下摸出三块银圆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不要挂念我。……”

【第91句】:【巧诈不如拙诚】(谚)无论怎样的巧妙伪诈,也比不过笨拙的诚实。 指伪装终会败露;只有诚实,才能使人立于不败之地。 也作巧伪不如拙诚。 巧欺骗不如笨诚实。

【第92句】:【过耳之言,不可听信】(谚)过耳之言:毫无根据的传言。指不可听信道听途说的传言。 也作“过耳之言,不足为凭”。

【第93句】:毛毛虫弓腰——以曲(屈)求伸

【第94句】:一根柱子难撑天,一块石头难垒山。

【第95句】:【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进不来】见“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第96句】:【千不如人,万不如人】(惯)指处处比不上别人。

【第97句】:高价买来低价卖——尽做赔本事

【第98句】:【一人有福,带挈一屋】(谚)带挈:提携。一屋:全家。旧指一个人有福气,全家人及亲友都能跟着受惠。 也作“人有福,托带满屋”。

【第99句】:【七嘴八舌头】(惯)比喻众人争相发表意见。也比喻人多嘴杂。

10133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