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家长感言30个字弟子规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潘郑学习法“一目十行”签约班有上过的吗

怎么样

家长感言:对自教式进行反复反省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除了经常督嘱他学习,在学习上刻苦用功学习之外,还要叫他为人处事,使自己的孩子学会怎样为人,待人,为人处事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明确学习目的,这样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明显地提高。

通过这次家长会我体会到:

【第1句】: 要时常和孩子沟通,要把孩子当朋友。

不要以命令口气去教育和强迫方式教孩子去做事。

【第2句】:多给予孩子以鼓励和表扬,孩子做错什么事情不要一味的去批评和指责。

【第3句】:要培养孩子自信心。

父母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因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习惯将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命运。

【第4句】:培养孩子在学习中需要有一个积极心态。

回想自己的教育方式,确实需要许和改进。

首先没有放下身架和孩子做朋友,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对于孩子的优点和成绩,觉得理所当然,应该是这样的,而对于他的缺点和失误,只是一味的训斥他,没有正确加以引导和分析,鼓励他勇敢走出低谷,培养他的自信心,重新去主动进取。

我觉得今后是我们做家长的更新观念,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时期,改变以往的方式、方法,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抽出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去交流。

做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给他足够的自主权,不能加给自己的观念。

同时给孩子经历失败的机会,让他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笑对人生,给予他足够的力量,尽可能的多鼓励,让他知道健康的心态是最重要的,失败,不过是重头再来。

还有就是和孩子一同去多看积极向上、丰富的课外书,和孩子共同学习,对于困难,共同面对。

健康、向上,乐观、进取,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弟子规中的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什么意思

《弟子规》,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当子女的应该尽力去准备齐全,父母亲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地去除掉(包含自己的坏习惯)。

学生的心声(听胡斌老师报告观后感言)

因本人下午有课不便请假,不能去孟州武院亲临现场听胡斌老师母子的报告专场,错失再一次受教育的机会。

可心不甘,特组织班里14名学生在家长同意的前提下,由义工老师徐雅格的带领下与中午12点出发,2点准时到达孟州武院现场临听了胡斌老师的报告。

晚上7点左右一个个报平安的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孩子们顺利的回到了学校和温暖的家,但愿此行能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所触动,圆满的完成这一年半的学习目标。

以下就是参会学员的亲身感受特摘录如下:

【第1句】:《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观后感看完胡斌老师讲的自己被十三所学校开除后,在场所有观看的人无不为胡斌的人生转变而感叹.感慨和感动的。

曾经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混子”,而如今他却变成了一个众人赞扬的“善者”,在那之前,他痛恨着他的父母,他被十三所学校开除,他的校长宁可违反国家的教育法也要把他开除···听着他亲口说出的这种罪过,我会不禁心颤,他,胡斌,我无法想象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他的演说中,我猛然觉醒,他的父母没有放弃这个“万恶不赦”的儿子,同样的,我们的父母也没有放弃过我们,他们仍然在我们背后默默支持着我们,鼓励着我们。

《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这个演讲,它讲述了一个曾被十三搜学校开除的问题少年,由于伟大的母爱再加上一本《弟子规》,竟然脱胎换骨,彻底重生了,那么改变他人生的应该是他自己,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爱我们的父母,我们不能在这样下去了,胡斌看了《弟子规》从而得到了别人的尊重,他能改变为什么我就不能

我为什么就不能为父母而努力呢

虽然自己总是这么想,但都没有毅力去做,现在如果能改正平时的毛病,我认为还是来得及的。

人总是轻易发现别人的缺点与不足,而对镜中的自己却很想认识到,但要靠自己的坚定信念与毅力去改正。

加油

                     田雯     2011年4月15日

【第2句】:听胡斌老师演讲后的感受昨天,我的班主任高老师安排我们班的14个人去孟州听胡斌老师的演讲,其中就有我,听完之后我感受深刻。

胡斌,一个曾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坏学生,曾经目无尊长,一个在社会上的小混混,但是,一本《弟子规》改变了他。

演讲时,胡斌老师说,他第一次学习《弟子规》时(看光盘的人演讲)就懂了一句话,“人的命运时可以改变的”。

然后他就问他的妈妈,“人的命运真的可以改变吗

”他妈妈回答说“当然,只要你想改。

”(听胡斌来说讲,当时他因为需要钱,然后他妈妈说看完这张光盘就给你,然后才开始第一次接触《弟子规》)然后,他妈妈又给他看了张光盘,还是弟子规讲座,光盘一放进去,他就看了三天三夜(当时有人问“没有这么夸张吧

”胡斌老师答“毫无夸张,就是三天三夜”),然后他一下子就恍然大悟,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原来人可以活的这么好,他想。

然后他对他妈妈说:“我想改,我也想学弟子规。

”就这样改变了他的一生,“我做梦都想不到我也可以当老师”他当时说的。

胡斌老师把学弟子规说是在学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啊

这都是事实啊

中国的传统文化“尊老爱幼”弟子规里讲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只不过是一部分。

我要向胡斌老师学习,向《弟子规》学习。

                     辛宝文    2011年4月15日

【第3句】:观后感中午12点上车去孟州2点到了。

这次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传统文化的活动。

一到孟州武院我们就看到好多的人。

大门口有6名义工老师在那里迎接我们,而且还给我们鞠90度的躬。

把我吓了一大跳,用给我们行此大礼吗

这难道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教育过的人

我感到义工老师们太有礼节了。

随后我们来到礼堂门口,看到人山人海,当时我就想学习传统文化的人真的好多,有小孩,有老人,有中年人,有像我们一样大的人,都是来学习传统文化的。

我排着队进入了礼堂,坐好,台上老师说:“请到场的老师同学把手机调成无声或震动关机,谢谢。

”人人都很配合都把手机调成无声。

马上就要开始了,有个叫什么校长(我忘了),说了开幕词,随后就开始了,雷连珍,胡斌老师母子传统文化报告。

胡斌老师不惜身上有病来到这里给我们谈传统文化,我们很感动。

开始的时候胡斌老师说不坐了,你们看不见我。

全场掌声一片都是发自内心的掌声。

老师给我们鞠了90度的躬。

就在之前我是从电视上看见胡斌老师的。

就想见见他,今天有这个机会见到他我很高兴。

当胡斌老师说到他怎么气他妈妈时,在场的好多家长都在默默哭泣。

可能孩子家长想到埃及孩子身上跟胡斌老师以前一样吧

当我听到胡斌老师说他的过去我都在想这样的一个孩子怎么会变的这样好,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当老师讲到他母亲时,他自己泪流满面。

他说:“是弟子规带我上了正路”全场响起不断的掌声。

最后是老师的病真是顶不住了,才满是愧疚的下了台,又给我们鞠了90度的躬。

掌声,掌声全是掌声,发自内心的掌声。

最后让我感动的是,老师满是笑容的走下台,有义工老师来扶他,他先是给人家鞠了躬,然后才带着伤病的身体去休息,他可是张了3个小时啊

我看着心真的疼。

是弟子规救了他,要不然我们就看不到这么好的老师了。

讲座是到六点半,可是晚上还要回家,最后一班车是六点,我们遗憾的回家了,万分感谢胡斌老师和他的母亲。

王贵强 2011年4月15日昨天去了孟州听了胡斌的演讲,他为我们做了一堂深刻的一节课,他今年22岁,在没有学《弟子规》之前,是一个很不听话,让家人头疼的孩子,整天不好好学习,上网玩游戏,和他那些在社会上的混混一起玩,整天打架、到了家里甚至打骂父母的危险份子,由于从小家庭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打骂、让他从小不听话,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在学校要跳楼,折腾整个学校不得安宁,他打架、抽烟、喝酒、逃课旷课欺负老师,哪的学校都不再要他了。

就因为那本《弟子规》触动了胡斌在乎的东西,这就是突变点,那本《弟子规》让他觉悟,感觉他原本的朋友是不好的,跟小混混做朋友,身边的朋友肯定不怎么样。

而和喜欢学习的人做朋友,身边的人会好好学习的,其实交一个好的朋友会改变身边的一切事物,以前的他一直认为“命运如此、无法改变”《弟子规》则恰恰告诉他“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弟子规》它可以教导你做人的原则,提升你的品德。

正所谓“德行”,就是要有德有行方可。

我们去了孟州军校还感觉那里读过弟子规的人特别有素质,每人站在两旁我门路过就对我们说“下午好”,还对我们深深的鞠躬我们感觉非常的有素质值得我们学习。

王捷 2011年4月15日昨天高老师让我们男生去孟州武校听胡斌老师的讲座,对我的感觉深受凡想,一个被13所学校开除的学生竟然被一本书,360句1080个字所打动,改邪归正。

刚开始我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事实。

昨天天气非常的热,由于场地的不合适,胡斌老师身体听说不是很好,站着给我们讲了两个小时,瞧这种精神

他讲述的都是以前他所犯的罪行,如:对父母的毫不礼貌,直接称呼父母的大名,但学过弟子规发现了自己的罪行,主动的给父母下跪认错,边听我边想,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大,就这样称呼父母吗

弟子规不是有句:父母呼,行勿懒,父母命,行勿缓。

父母让我们做的事我们都是认真去做,我相信每一个父母不会去害自己的孩子的。

还有一点也很深受感动,就是他被送去养老院当义工,而且还不给他钱,他所干的活全部都是脏活,累活。

他都能做的很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他爸爸多次劝他说他去找有工资的工作吧,不要再干这种不要钱的工作,他不但拒绝了还却给他爸爸说自己的乐趣,后来有很多公司的老板来要他去他们那里工作,他反问:“为什么要我啊

”他们说:“一个干脏活都能干的很好,不要你要谁啊

”这就是我的感受。

虽然很少,但都发自内心写的。

雷鹏 2011年4月15日我是一名来自高老师下的一名不知道学习的学生。

当天上午接到高老师的通知,举行全班男生到孟州听胡斌老师的讲座。

当天请了假期,中午就要赶往孟州。

下午我们两点到达孟州。

在孟州接待我们的老师把我们带到聚集地后找到位置坐下。

我们休息了一下,演讲就开始了。

在我们坐下的瞬间,我一抬头往前看,我晕

人好多条,胡斌的讲座还是有人伶知风意。

我在来之前已经常常被老师叫到他的办公室,放出胡斌老师的很多演讲让我细看

在我看完几部胡斌老师的讲座之后,我才从心里感悟到,“人是可以被改变的、最成功的还是在于自己的德”之心,让我看到胡斌他这么大的转变,我此刻,深沉了

我感觉自己如果不好好的思量自己,也许有一天我也向他以前那样了,变成一个人见人恨的一个罪人吧!今天我可算见到真人了,但是他现在也不键常了,因为他已经重病在身。

他的病也算是自己以前的过错,而琉璃到现在所换下了病。

总之我不想多说点废话,因为说多了我都说不完他的好。

我只想说,胡斌他这个人变化就是大,没有了那本《弟子规》我想他改变的也许很难、很久。

我想说:弟子规他真的有这么大的力量

我希望在以后的将来,能改变一个人的书《弟子规》希望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它,畅销世界,冲击海外

真心话:胡斌他在没看《弟子规》之前,就是一个痞子,虽然他很刁,但是最终他还是改变了过来。

此刻我自己想,如果我以前做的不对之处,我也要把那些恶习改之。

虽然没他大,但是我还有时间去改变去学习,胡斌给我带来的只是一个“榜样”

我只能说,他以前的那些恶习,我已经把他记在我心中,我要把他化为力量,催动我去好好做人,好好学习

我要深深的对自己说,我还有希望,我可以改变自己

韩朕 2011年4月15日以上内容都是参加听报告的孩子们的亲身感言。

这些孩子在班里.平时的表现并不是很优秀,有的甚至经常迟到.旷课.上课睡觉和玩手机。

作为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批评教育就是不改.不学习,说实话这些孩子品质都非常好,特可爱,也讲哥们义气,吵他们也不和我顶嘴,只是没有什么事件触动他们的心灵。

这次听了胡斌老师的报告能写出这样的心里话是我没有想到的,捷同学还主动找我谈心,把他的内心痛苦向我述说把我当知心的大朋友相互交流,我太高兴了。

因为他在平日里根本不和同学们交流对我更是敬而远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今天他能这样主动的找我谈心述说心声,深深的让我感到自责,是我工作没有做到位.不彻底.还停留在表面上,我不能在敷衍下去了,要走进孩子们的心里,真正成为他们的引导者.指路人。

周日上午不监考,捷的妈妈来我办公室,我请她共同观看了胡斌老师的录像,他妈妈哭了。

我后悔没有事先准备纸巾,好在刘老师的办公桌上有,我轻轻的把纸巾递给了她,她是一位负责任的母亲,为了孩子呕心沥血,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一个小时的分享对她触动很大。

临别时,我送给她一套光盘和《弟子规》,希望她能够认真的拜读。

教育的路是艰辛的,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想法,真是参差不齐,也有部分同学不想写感想,这不,下面的短信内容也是去听报告的一名学习发给我的:“我就不写

我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活这么大,就没有见过你这SB老师,不就是听演讲吗,早知道就不去了,还花了我30块钱,还给我家人说。

有意思没

这会你可高兴了

一个人乐吧

我就不写,你自己就高兴吧。

惹急我就不来了,我还捣乱

没事,给俺家人说吧

我就不写,杂了吧

SB

”这是我今天收到的最有震慑力的礼物,是一名学生给我发来的。

上午他爸来学校了解情况,他爸让他写去孟州听演讲的心得,他就不想写还说假话。

不写就不写吧,我也没说什么。

可他爸让他必须认真写一下,否则不给他生活费,等他爸走后,他只好写了一行字。

说报告太假,都是骗人的,但不签名,我笑着对他说:“你不签名,我替你签上你的名字。

”他生气的走了,没想到,在班里他就给我发了这么一条短信内容,看过之后我特生气,但我冷静下来,心想,这样的孩子已经不可救药了随他去吧,最好不要理睬他。

心量大点,不值得生气。

我轻轻的进班,走到他面前,小声对他说,你写的不错,蛮有水平的。

他一一种异样的表情冷笑着。

心想这事就过去了,中午去接孩子回到家后发现他又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还再侮辱.谩骂我,我只好给他回了一条短信:气我的孩子还没出生,谢谢。

下午他没有来上课,第三节班会时间我把这两条短信内容读给全班的学生听,学生们都很生气,可没想到这孩子不知道谁给他发了一条短信说我在班里读了短信内容了,他又发短信来骂我。

看来我只好通知他爸爸来学校了,他爸爸半小时后来到学校,见了短信内容也很生气,可让我没想到的是他爸爸竟然在没有经过我同意的情况下,悄悄的把短信内容删掉了,这让我很生气,我下决心这样的孩子绝对不能再要了。

他爸爸走了以后,这孩子不给我发短信了,以打电话的形式问我对他爸说了些什么,我没理他挂掉了电话。

可见他爸或者是他哥哥电话通知了他,因为听他爸说是从他哥那里来学校找我的,看来我又要预防被暗算了,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被学生暗算过。

晚上回到家里左思右想,算了吧,真应该肚量大些,不要跟孩子斗气,只要他回班上课就当没有发生这件事,孩子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的。

今早,到班里发现这孩子还真来了,我苦笑了一下算了吧,只要他在班里认真学习,不捣乱别人,什么也不说了…….教学艰辛路 育人自当先吾为人师者 效仿圣贤人虽遭他人误 心平要坦然终有他年日 功过自有评

对“孝”的感悟

孝的感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让每个炎黄子孙自豪。

孝在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文明古国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不但的延续。

传统的孝道伦理,从周公到孔子、曾子、孟子,经过了初生,成熟到完美,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如此的昌盛,自强不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孝,孝乃文明之始,自善孝为先,孝乃百行之源,故而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应弘扬中华孝文化,争做时代新孝子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众爱,而亲仁。

”这是《弟子规》中的总叙。

从这也可以看出孝的重要地位,孝是不可忽视的一课。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之归”,这是可歌可泣的母亲的心声,兹母孝子应该是对等的,都会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火子为下一代呕心历血,只为其将来能顶天立地,出人头地。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谁不会说啊

那不妨随我一起来看一下古人是怎为孝敬孝的吧

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地,汉帝为母亲尝汤药曾参啮指痛心;仲由百里负米…… 且先看一看董永的孝吧

东汉末年,地方割据,盗贼四起。

董永看到山东不太平,就带着年迈的父亲,到湖北德安(现在改名孝感)。

没过多久,董永得了重病,请医吃药毫无效果,离开了人世,董永悲痛不已,因为自己为避难飘泊之身,那有钱买棺材埋藏父亲呢

无计可施,当地有位姓裴的富翁;闻而怜之,就借钱给他,让他买棺材安藏了父亲,而董永从此卖身为奴,进入裴家。

也许是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织女下凡在一百天内为裴家织了三百匹布替董永赎了身,使其获得了自由,这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天仙配》,感人至极。

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地,是《二十四孝》这本古书中的一孝,中国的每一个炎黄子都知道这个故事。

代代以此激励为人要讲孝道,要尊老,敬老,孝老。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看过中国的《天仙配》,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曾参啮指痛心,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回家,跪问其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盼你早点回家”。

曾参于是按见客人,以礼相待。

试问曾参如何能感应到生母的呼唤

虽然没有科学依据更无法用科学的语言加以解说,但我们却不得不从中反思,曾参因为心中有孝并且用心在行孝才会有如此结果,我们能不为这感慨吗

仲由百里背米奉双亲,只为敬孝行孝报天恩。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四来侍奉双亲。

后来双亲过世,促由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棉褥上,吃着丰富的筵席慨叹:“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孝,死后思念哪

” 孝道能充实自己的生命的立足点,导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养无限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

当今之世孝道看似过时,但却是最合乎人性潜能发展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品德。

古人训:“夫孝者,天之经,人之行,德之基也。

”“生育之恩,浃乎宇宙,顾复之德,等同昊天。

”实属真切呀

也许会有人指责我谈这么多遥远的古孝做什么

我应该告诉你,你应该自豪,我所谈的这些无不印证了中国的国粹,你若真不满且让我为你说说我们的开国元勋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孝道吧

1937年初,党中央由保安迁至延安,适逢徐特立60大寿。

在熬的两个通宵的情况下,毛主席顾不上休息就发起了为给徐特立祝寿的活动,他提笔写了封长信。

信中,他热情地颂扬了徐特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革命精神和道德情操,并说道:“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为罢,他顾不上吃饭,又亲自将活动准备检查了一遍,并叫人特地蒸了60个馒头以作寿桃之用。

在寿宴上毛主席亲自为徐特立系上了一条红领巾,毛泽东站起来,笑容可掬的说道:“老师,俗话说,‘返老还童’我们都祝你长命百岁

”毛主席不忘自己老师的生日,实在可嘉,并亲自为老师安排寿宴,实属感人。

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老师亦如父母,孝其当之无愧呀,我们的毛主席做出了榜样,那么我们后辈炎黄还有何言呢

看看我们的身边,试问有几人还记得初中老师的名字

那就更不用说老师的生日了,且先把这些小问题搁在一边,更有甚者言语顶撞老师,背底里骂老师,有厉害的还想与自己的过过招,这样的人也就称之为“学生”实在可恶至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需要我们去孝敬。

你在家如何对待你的生母生父,在校就应该怎样对待老师,请记住。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不要让古国的文明在你手中失落。

到了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孝呢

我们还要不要提倡孝道

就我个人的观察,在时代的大海潮中,孝的概念已开始淡化了。

像《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勿应该;父母命,行勿懒”,在现今有时会被视为笑柄,那就更谈不上敬孝了。

也许是现代社会发展得太快,人们都只重视工作上的竞争,而忽视了在家的守候孩子归来的沧桑的父母吧

当然这有些笑

为了提高公民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孝心,湖北孝感学院做东举办了一次“孝感天地,文化古今”论孝研讨会,会上各界有名望的人士发表自己多年来研究孝文化的硕果,其情之深,其意之切,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倍受鼓舞,场内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我们每个学生都受到了一次孝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净化,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来弘扬和传承孝道,敬孝,尊老

也许,每位赤诚忠厚的孩子,心中都是有“孝愿”的,想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的一天,衣锦还乡的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这些孝子忘了,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走了对我们的挂念和他们的呼唤,留给我们的是永久长远的懊悔,和难以了结的孝愿。

父母走了,孝子的“孝愿”成为泡影,消失无迹。

有些事情,当我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却是永无弥补的,所剩的只能是无尽的遗憾和内疚。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念,“孝”是岁月间隙的承接,“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就我个人认为,我没有夸大事实,现实本就是这样,人无再生之能,上天虽有好生之德,却只给人一生,而一生的时间长短难定,应做之事只可尽早,当到了追悔莫及之时再向苍天乞求来生岂不是笑话。

尽孝者,切记之。

千古恨,痛彻心扉

孝,这个概念和行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都是有的,而在中国由为突出。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就是一个宗法伦理色彩非常浓的社会,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及。

但举目瞧现今社会,想想现在人们的一些作为,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们抚养成人,可是当他成家立业之后,却将父母断然抛弃,让他们孤苦伶仃的艰苦度日,父母费尽心宜的将他们培养成人,可当这些才子功成名就之后,却认为父母地位卑微耻于其为伍,而毫不留情的不认双亲,为了照顾自己的家室妻儿,对父母不闻不问……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相信你们肯定有所耳闻,或者有某些个人就是我所述的其中一位“佼佼者”,真实情形怎不叫人寒人,真可谓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一点也不夸张。

孝的概念是否真的已在现代人的心中淡化了,不瞻养父母,甚至虐待他们的事情发生,这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消极因素,这些萌芽应尽早拔除。

我当然不能在提倡古人那种愚孝,但是,小时候父母抚养了我们,没有这种抚养,我们不能生存下来,现在父母老了,子女来赡养,就说是报恩吧

也是合乎情理的。

孝是对等的,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希望当今为子女者三思

传承孝,发扬孝;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构建和谐新社会,创造锦绣好明天

7976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