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孩子朗读国学经典进步家长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家长对孩子诵读国学经典方面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最好是能够给孩子讲清楚说的意思(简单大意),深意随着成长慢慢领悟,同时老师和家长都要对孩子以鼓励。

有家长认为国学朗读是历史的倒退我们又回到了八股文的时代孩子掌握了现在那些

这个问题应该辩证的去看,在今天的社会情况下,不可能回到传统的封建社会,因此不是简单的八股文了,更多是继承文化传统,好处如下:第一,国学经典诵读能够传承我们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名族精神,特别是那些经典的篇目能够让孩子的智慧得以提升;第二,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陶冶孩子的品德和情操,在朗诵当中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

让孩子的性情得到开朗,培养他们的自信。

第三,国学经典诵读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能够让孩子的心智得到开发,使得孩子的道德、文化、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国学经典的阅读心得体会要什么内容

国学经典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它像丝雨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促进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它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对经典的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的过程。

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诵读水平步步提高,学生的理解体会也会层层加深,也夯实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能力大大提高,其次知识面也在扩大。

我们看出孩子在一天天进步。

例如《弟子规》中的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

久读经典,学生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圣贤的品质,进而使他们形成良好得行为习惯。

  中华经典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深信孩子们在诵读的同时,必将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100字5篇

读了《国学经典》有感_200字   中华名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用文字记录来,就成了一本本的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底蕴丰富,蕴藏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道理,其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

作为儒家所谓的“五常”。

  就拿“五常”中的智来说吧。

“仁、义、礼、智、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过无碍。

新时期需要把中华名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

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就像《愚蠢的狼》这篇文章讲述的一样:愚蠢者总会被聪明着战胜。

这就如同聪明者总会骗的了愚蠢。

因此,现在就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变的更聪明

读国学经典《论语》有感_300字   从二年级开始,我和妈妈一起每天快乐诵读国学经典《论语》。

  《论语》你们想不想知道是它写什么的

是谁写的呢

我猜你们都想知道吧

其实它是一本语录。

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师孔子,他对学生非常有耐性,对人非常的谦逊,所以很受人尊重。

这本语录主要是他的学生把孔子上课说的话和生活中做的事记录下来。

  《论语》记录了很多孔子说的话,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长第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这句话是孔子通过称赞伯夷叔齐俩兄弟不记仇,因此别人就就不记得他们的旧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平时在班里,我与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有吵架,闹意见的时候,这时我就应该学会“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样我们才能够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其实,悄悄告诉你,这本语录还有很多宝贝,虽然我只会诵读,还没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语句,但古人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现

所以,我已经约好妈妈每天继续诵读了《论语》,多学学里面为人处世的道理。

你呢,要不一起来吧

国学经典之《三国演义》读后感_1100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在长江岸边,在神州大地上,在2000年前的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经历了什么呢

三国时期。

虽然民不聊生,却趣事连连;虽然连年战乱,却英雄辈出;虽然战士们的鲜血染红了长江、黄河,可是他们的事迹、这个年代的历史却永远流淌在我们心中,就像血液是热的,更是充满色彩的。

我从小就看三国,6岁时,一本厚厚的,表面枯燥无味的书摆在了我的书架上,怀着充满希望的心情翻开了这本书,书中的内容竟一下子吸引了我,我钻进了这本充满魔力的书,直到现在,我还在研究三国。

  这本书记载的是东汉末年,由农民起义到群雄割据的一系列故事。

这个时期没有谁是王者,没有皇帝,更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

个个秣兵厉马,个个雄心勃勃,都想成为最终的霸主。

特别是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老大,都有无数的兵马,无限的魅力,打来打去,一场仗打了八十多年后,终于决出了胜负,胜者不是魏、蜀、吴,而是新的势力晋,这个搞笑的结局为三国画上了“

”,或是个“

”。

  三国时期,不仅有血肉横飞,猛将如云的战场,还有在战场后方,无数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战场”。

有像吕布、赵云这样的猛将,有像诸葛亮、周瑜这样的不用刀枪却胜过刀枪的谋士。

更有像刘备、曹操这样的王者。

从这些英雄与历史的身上,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三国世界个个王者最终的目标无非是当上皇上,他们充满野心,自以为是,恨不得一步登天,但是最后却谁也没能得逞。

做人就不要这样,野心越大,输得就越惨。

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只有踏实的做事,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如果一口吃个胖子是绝对吃不下的。

虽然一开始你可能像刘备一样渺小,但是只要努力,踏踏实实的来攀登生活的这个梯子,当爬到梯子顶端时,你会看到自己脚印,看到下面的世界那么美丽。

成功需要努力,只有心还不够,除了有心还要有行动。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看看袁绍这样的人,只是充满了野心,却不付出努力,一颗心是达到了成功,可是通过实际行动走的路,他还远没有走完。

  这三国这个乱世中,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曹操告诉我们做人必须有心计,刘备说想成功就一定要有执着的信念和一颗充满慈爱的心。

诸葛亮扇动羽扇,告诉我们只有时刻谨慎、细心才能成大事。

关羽满脸懊悔:“哎,千万别像我这样,心高气傲,这样得不到什么好的结局”。

吕布来了,赵云来了,董卓来了,他们都来到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中,讲述他们的人生。

  以史为鉴,以史为例。

从《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做人的真理,足够享用一生。

《三国演义》本身就是真理。

读历史,让人明智,读国学,让人明理。

从这些经典中,我们就可以与英雄对话,与历史交谈。

读三国,让我身处这个充满魔力的三国世界,我还要在这个三国世界中继续去探索。

读了《国学经典》有感_300字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

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

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道理。

《国学经典诵读》_读后感_800字   以前我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级刊物上,我高兴地告诉了父母让父母分享我的快乐。

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诫我:“不能骄傲哟

”我哪里能听进去,因为我早已被骄傲给“驾驭”了

  就在我兴奋的同时,我的性格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变得更加骄傲、暴躁了。

一有在比谁的作文写得好时,我就在他们比面前炫耀,若不顺心便“发挥”出我暴躁的脾气;和同学们聊天时也会炫耀我的“光辉”史……我就和同学们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我心里却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写的好吗

我还不想和你们在一起呢

从此我骄傲成了瘾,暴躁成了性,一发不可收拾。

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

那次测验,我原本以为只要一动笔,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错了,上午两节课,我居然才写出了一个题目几句话,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还受到了父母的教育。

其实,他们都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呀

记住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千万不能骄傲啊

”我就不名其中的含义。

  自从我校掀起了“诵读了《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我也积极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

特别是冯异的谦逊把我给震撼住了。

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矩,为人谦逊。

特别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只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

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

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些道理不但使我学会了戒骄戒躁,而且还让我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

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使我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后又让我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

小学一年级国学经典朗读比赛选哪一篇文章最好

现在国学类书籍大热,版本非常多。

个人感觉只要选择可靠地出版社的就可以,比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人民文学等等。

虽然不能说这些出版社的书一定好,但是相对来说从内容、选材来看比较可靠。

中华书局有一套《中华经典藏书》系列。

最好是选一些短浅有趣又经典的小古文,深入浅出,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图文并茂,孩子才有兴趣学。

我给孩子买了很多国学书,最后这些是我觉得适合一年级孩子读的:(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小古文200课)系列。

前两个是名篇必读,但是不全面,(小学生小古文200课)可以作为课外书来读,涵盖所有经典的古文、诗词,配上有趣的插图,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加强记忆,最适合一年级的孩子看了。

如何督促孩子在家进行国学经典诵读

不知道孩子多大了。

个人经验,孩子的诵读不要太教条进度,主要是让孩子接受。

【第1句】:开始可以在孩子起床、洗漱等时间播放,当背景音乐即可,听多了自然就会了。

一次听的内容不要多,可以重复播放,只到孩子朗朗上口即可。

每天不要太长时间,开始总共不要超过30分钟。

其实,早晚空余时间,有几次,每次5分钟,对初学的小孩子就很够用了。

【第2句】:先选择韵律性强的,如《笠翁对韵》、《弟子规 三字经 千字文 百家姓》;之后看孩子的接受程度,尝试《唐诗、诗经、宋词》等;等孩子接受能力提高就可以经、史、子、集了。

【第3句】:无论孩子多大,只要超过2岁,都建议亲自共读,边看着字边读,千万不要考认字,仅仅是让字和诵读对应起来,孩子自然就会认字了。

  推荐育灵童系列的经典诵读

儿子一直在用,感觉很好,不用花时间自己筛选。

配套书字大、有拼音、配乐诵读、专业播音员朗诵。

如果感觉买着贵,网上可以下载PDF书和诵读音频,自己打印着看

  

【内容介绍】  中国文化经典之经、史、子、集卷:  经部: 《论语》(上下2册)、《孟子(选)》、《大学 中庸 》、《诗经(选)》、《左传(选)》  史部: 《史记(选)》  子部:《老子》、《庄子(选)》、《孙子兵法》  集部:《唐诗选》、《宋词选》、《历代诗歌选》、《历代美文选》  蒙学读物:《笠翁对韵》、《弟子规 三字经 千字文 百家姓》  西方文化经典之诗歌、散文、戏剧、演讲辞、儿童文学篇

家长在家里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爱上读国学经典

重点如何结合累积式法,让家长及孩子努力,坚天将国学教育进底

【第1句】:选一套合适的教材。

诗经、易经、黄帝内经等

【第2句】: 家长应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阅读环境: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孩子专设一个书柜,让孩子看完书后,把书放回原处,帮助孩子养成管理好自己图书的习惯。

孩子小的时候,也不要让他随便在书上乱写乱画,不要有意损毁图书。

儿童在耳熏目染中爱上读书、获得语言文字智能的发展。

【第3句】: 制订出固定的每日读经时间,从小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

【第4句】: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言行、思想都可在孩子身上得以体现,若想让孩子真正爱上读经典,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对经典的热爱感染孩子、带动孩子。

父母和孩子一起诵读经典,可以使孩子语言文字智能得以良好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父母与孩子共同跟着音频读,也可以由父母带着孩子朗读,熟悉的内容,还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带着父母读等多种方式。

读书(经典)声音尽量标准,要尽量读得让人听着是一种享受,是愉快。

音调不高不低,音速不快不慢,饱满圆润,口齿清晰。

可以站着,仿佛对着大海,对着群山,对着圣贤,对着世上最美好的东西而读,内怀最愉悦的心情。

当然,这开始是要求大人的,是孩子趋向的目标,这样读几天,就能真切得到读书之乐。

是一种真正的情操陶冶,美不胜收。

【第5句】: 制造愉悦的家庭读经气氛,多给予孩子鼓励,如口头赞赏、拥抱、奖励贴纸,让读经成为最佳的亲子活动;把眼光落在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上,让孩子在读经的过程中不断有成就感,既培养了孩子的读经兴趣又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家长可制定奖励制度吸引孩子达成目标。

【第6句】: 读经过程中,家长的心态很重要,把每天诵读经典看做如同吃饭、喝水、睡觉那样自然而又必不可少的事情即可,读经会有一个记忆和内化的过程,家长不要要求孩子马上有成果,如果大人急于求成,孩子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就会容易受到打击,反而反感读经;切忌功利心态

功利心切在教子上的伤害性于读经教育中亦甚普遍,追求量的指标,背记的进程。

尤其初期,大不可取。

应把心思放在找出读书之乐,引发孩子的爱读书乃至爱学习、乐于进步的情感。

【第7句】: 对于较小的孩子,就是多熏染,不要在技术上追求急切,不给孩子压力,。

【第8句】: 孩子会背诵了,不要经常叫孩子在客人面前表现,因为这样往往也容易培养孩子的自负心理,对一些性格内敛不爱表现的孩子来说也是压力,会让孩子反感读经甚至抵触读经;

在幼儿大脑快速发育阶段给她朗读国学经典好不好

在小时候背诵一些经典对孩子一生都收益,(精锐五角场)不过也不能太过于苛刻。

国学经典诵读的好处和意义有哪些

男:你有结绳记事的传说,仓颉造字使你的记忆不再失落;女:你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精华,你使野蛮的原始走出荒漠。

合;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男:经典启迪智慧。

女:国学浸润人生。

男:诸子百家,争鸣绽放。

女:诗经楚辞,典章风雅。

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男:一代圣人,万世师表 。

女:高山仰止,千古流芳。

 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男: 蒙学基石,短小精悍。

女:家喻户晓,广为吟诵。

合 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男:百家姓中惊叹世界大,千字文里方知天地宽;女:弟子规中聆听祖宗的教诲,三字经里体味人性的本原。

合: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惟德学 ,惟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男: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女:博大精深的唐诗宋词,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星光熠熠。

男:以诗言志。

女:以诗寄情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定;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男:精美绝伦的辞章,积淀了东方思想的灿烂先河。

女:扣人心弦的语言,涤荡着我们仰慕圣贤的情怀。

合: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 翕张;奇花初胎,矞矞郁郁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 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8441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