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对雷峰塔的自我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游了雷峰塔后的感受

雷峰塔的倒掉①从崇生的通信②(二月份《京报副刊里,知道他在轮船上听到两个旅客谈话,说是杭州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的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

一个旅客并且再三叹息道:西湖十景这可缺了呵

这消息,可又使我有点畅快了,虽然明知道幸灾乐祸,不象一个绅士,但本来不是绅士的,也没有法子来装潢。

我们中国的许多人,——我在此特别整重声明:并不包括四万万同胞全部

——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来的时候大概在清朝。

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或八景,如“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

而且,“十”字形的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其势力早不在“

”形惊叹亡国病菌③之下了。

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④,阎罗有十殿,药有十全大补,猜拳有全福手福手全,连人的劣迹或罪状,宣布起来也大抵是十条,仿佛犯了九条的时候总不肯歇手。

现在西湖十景可缺了呵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⑤,九经固古已有之,而九景却颇不习见,所以正是对于十景病的一个针砭,至少也可以使患者感到一种不平常,知道自己的可爱的老病,忽而跑掉了十分之一了。

但仍有悲哀在里面。

其实,这一种势所必至的破坏,也还是徒然的,畅快不过是无聊的自欺。

雅人和信士和传统大家,定要苦心孤诣巧语花言地再来补足了十景而后已。

无破坏即无新建设,大致是的;但有破坏却未必即有新建设。

卢梭、斯谛纳尔、尼采、托尔斯泰、伊孛生等辈,若用勃兰兑斯的话来说,乃是“轨道破坏者”。

其实他们不单是破坏,而且是扫除,是大呼猛进,将碍脚的旧轨道不论整条或碎片,一扫而空,并非想挖一块废铁古砖挟回家去,预备卖给旧货店。

中国很少这一类人,即使有之,也会被大众的唾沫掩死。

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但可惜太聪明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⑥,只用他修春秋的照例手段以两个“如”字略寓“俏皮刻薄”之意,使人一时莫明其妙,看不出他肚皮里的反对来。

他肯对子路赌咒,却不肯对鬼神宣战,因为一宣战就不和平,易犯骂人——虽然不过骂鬼——之罪,即不免有《衡论》⑦(见一月份《晨报副镌》)作家TY先生似的好人,会替鬼神来奚落他道:为名乎

骂人不能得名。

为利乎

骂人不能得利。

想引诱女人乎

又不能将蚩尤的脸子印在文章上。

何乐而为之也欤

孔丘先生是深通世故的老先生,大约除脸子付印问题以外,还有深心,犯不上来做明目张胆的破坏者,所以只是不谈,而决不骂,于是乎严然成为中国的圣人,道大,无所不包故也。

否则,现在供在圣庙里的,也许不姓孔。

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

但悲壮滑稽,却都是十景病的仇敌,因为都有破坏性,虽然所破坏的方面各不同。

中国如十景病尚存,则不但卢梭他们似的疯子决不产生,并且也决不产生一个悲剧作家或喜剧作家或讽刺诗人。

所有的,只是喜剧底人物或非喜剧非悲剧底人物,在互相模造的十景中生存,一面各各带了十景病。

然而十全停滞的生活,世界上是很不多见的事,于是破坏者到了,但并非自己的先觉的破坏者,却是狂暴的强盗,或外来的蛮夷。

猃狁⑧早到过中原,五胡来过了,蒙古也来过了;同胞张献忠⑩杀人如草,而满州兵的一箭,就钻进树丛中死掉了。

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

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

外寇来了,暂一震动,终于请他做主子,在他的刀斧下修补老例;内寇来了,也暂一震动,终于请他做主子,或者别拜一个主子,在自己的瓦砾中修补老例。

再来翻县志,就看见每一次兵燹之后,所添上的是许多烈妇烈女的氏名。

看近来的兵祸,怕又要大举表扬节烈了罢。

许多男人们都那里去了

凡这一种寇盗式的破坏,结果只能留下一片瓦砾,与建设无关。

但当太平时候,就是正在修补老例,并无寇盗时候,即国中暂时没有破坏么

也不然的,其时有奴才式的破坏作用常川活动着。

雷峰塔砖的挖去,不过是极近的一条小小的例。

龙门的石佛,大半肢体不全,图书馆中的书籍,插图须谨防撕去,凡公物或无主的东西,倘难于移动,能够完全的即很不多。

但其毁坏的原因,则非如革除者的志在扫除,也非如寇盗的志在掠夺或单是破坏,仅因目前极小的自利,也肯对于完整的大物暗暗的加一个创伤。

人数既多,创伤自然极大,而倒败之后,却难于知道加害的究竟是谁。

正如雷峰塔倒掉以后,我们单知道由于乡下人的迷信。

共有的塔失去了,乡下人的所得,却不过一块砖,这砖,将来又将为别一自利者所藏,终究至于灭尽。

倘在民康物阜时候,因为十景病的发作,新的雷峰塔也会再造的罢。

但将来的运命,不也就可以推想而知么

如果乡下人还是这样的乡下人,老例还是这样的老例。

这一种奴才式的破坏,结果也只能留下一片瓦砾,与建设无关。

岂但乡下人之于雷峰塔,日日偷挖中华民国的柱石的奴才们,现在正不知有多少

瓦砾场上还不足悲,在瓦砾场上修补老例是可悲的。

我们要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

我们应该知道他和寇盗奴才的分别;应该留心自己堕入后两种。

这区别并不烦难,只要观人,省己,凡言动中,思想中,含有借此据为己有的朕兆者是寇盗,含有借此占些目前的小便宜的朕兆者是奴才,无论在前面打着的是怎样鲜明好看的旗子。

一九二五年二月六日

【注解】①本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语丝》周刊第十五期。

②崇轩的通信,指刊登于一九二五年二月二日《京报副刊》第四十九号上的胡崇轩给编者孙伏园的信《雷峰塔倒掉的原因》。

信中有如下一段话:“那雷峰塔不知在何时已倒掉了一半,只剩着下半截,很破烂的,可是我们那里的乡下人差不多都有这样的迷信,说是能够把雷峰塔的砖拿一块放在家里必定平安,如意,无论什么凶事都能够化吉,所以一到雷峰塔去关瞻的乡下人,都要偷偷的把塔砖挖一块带家去,——我的表兄曾这样做过的,——你想,一人一块,久而久之,那雷峰塔里的砖都给人家挖空了,塔岂有不倒掉的道理

现在雷峰塔是已经倒掉了,唉,西湖十景这可缺了啊

”胡崇轩,即胡也频,当时是《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刊的编者之一。

③亡国病菌:当时的一种奇怪论调。

一九二四年四月《心理》杂志第三卷第二号载有张耀翔的《新诗人的情绪》一文,把当时出版的一些新诗集里的惊叹号(

)加以统计,说这种符号“缩小看像许多细菌,放大看像几排弹丸”,认为这是消极、悲观、厌世等情绪的表示,因而说多用惊叹号的白话诗都是“亡国之音”。

④十番:又称“十番鼓”,“十番锣鼓”,由若干曲牌与锣鼓段连缀而成的一种套曲。

流行于福建、江苏、浙江等地。

据清代李斗《扬洲画舫》录卷十一记:十番鼓是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目鱼,檀板,大鼓等十种乐器更番合奏。

⑤“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语见《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意思是治理天下国家有九项应做的事。

这里只取“经”“景”两字同音。

⑥孔丘(前551-前479)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述而》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记述。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语见《论语·八佾》。

他曾修订过《春秋》,后来的经学家认为他用一字褒贬表示微言大义,称为“春秋笔法”。

他对弟子子路赌咒的事,见《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

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

天厌之

”按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

⑦《衡论》:发表在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晨报副刊》第十二号上的一篇文章,作者署名TY。

他反对写批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这种人(按指写批评文章的人),真不知其心何居。

说是想赚钱吧,有时还要赔子儿去出版。

说是想引诱女人吧,他那朱元璋的脸子也没有印在文章上。

说是想邀名吧,别人看见他那尖刻的文章就够了,谁还敢相信他

”这里是鲁迅对该文的顺笔讽刺。

⑧猃狁: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周代称猃狁,秦汉时称匈奴。

周成王,宣王时都曾和他们有过战争。

⑨五胡:历史上对匈奴、羯、鲜卑、氐、羌五个少数民族的合称。

⑩张献忠(1606-1646)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崇祯三年(1630)起义,转战陕、豫各地;崇祯十七年(1644)入川,在成都建立大西国;清顺治三年(1646)出川,行至川北盐亭界,猝遇清兵,于凤凰坡重箭坠马而死。

旧史书(包括野史和杂记)中多有关于他杀人的夸大记载。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读后感

雷 峰 塔 是 座 什 么 塔

----读鲁迅杂文有感 雷峰塔,光听名字对于好多人来说,容易混淆,会误把它当成为纪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解放军战士而建造的。

其实二者之间风马牛不相及,只是名字凑巧读音相同而已,区别大了:一个是物名,一个是人名;一个是山峰的“峰”,一个是冲锋的“锋”,此“雷峰”非彼“”。

雷峰塔建在净慈寺前一座名叫雷峰的小山上,塔因山得名,是西湖十大美景之一,称为“”。

该塔为钱俶所建,建造于公元975年,倒坍于1924年9月。

鲁迅先生于1924年11月和1925年2月两次写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

“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

” 先生的杂文,从(初期的启蒙思想家)、开说,深入浅出,针砭时弊,锋芒虽指向愚昧,却揭示了是要继续听任帝国主义强盗掠夺和宰割,容忍封建军阀官僚奴役和破坏;还是要“大呼猛进,将碍脚的旧轨道不论整条或碎片,一扫而完”。

关于雷峰塔的重建,鲁迅先生也早已推想的十分明清,他说:“倘在民康物阜的时候,因为十景病的发作,新的雷峰塔也会再造的吧。

”果不其然,2000年12月雷峰塔重建,2002年11月建成。

雷峰塔的倒塌,使西湖十大美景少了一景,这次算是补齐了。

我1986年去过一次,若有机会再去西湖一定看看雷峰塔。

不过,我还想捐点钱,将鲁迅先生的两篇论雷峰塔倒掉的文章刻在塔壁上,那一定很讽刺、好玩的吧。

心有灵犀一点通,对牛弹琴鬼唱歌。

关于雷峰塔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传奇故事,出自明代的第28回《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前些年台湾改编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更是家喻户晓,高胜美演唱的《千年等一回》,想必大家一定和我一样十分喜欢。

《中国民间故事》读后感50字

【第1句】:人生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长谈。

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

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

(这是第一回中的)

【第2句】: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

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著。

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了。

那黑云边上,镶著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

湖边山上,青一块,紫一块。

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得可爱。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

(我喜欢这里面写景的句子,很质朴,却具有十分强的意象

让人读起来就感觉身临其境,句子简洁却生动形象

这也是第一回中的

【第3句】:马二先生上船一直来到断河头,问文瀚楼的书坊,乃是文海楼一家,到那里去住。

住了几日,没有甚么文章选,腰里带了几个钱,要到西湖上走走。

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

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这出了钱塘门,过圣因寺,上了苏堤,中间是金沙港,转过去就望见雷峰塔,到了净慈寺,有十多里路,真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

那些卖酒的青帘高扬,卖茶的红炭满炉,士女游人,络绎不绝,真不数“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营弦楼”。

(这是第十四回中的内容,因为句子太多不方便摘抄所以主要写写自己的体会,这一回中马二上游西湖这段的描写甚为有趣,这也是在整本书中极少的游记,其细腻别致,与别的游记又有所不同,看的兴趣盎然,仿佛在与马二同游一般,置身其中。

【第4句】: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出处: 《儒林外史》

【第5句】: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

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

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

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

故此周客人中了邪。

金有余道:贤东

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

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著,灌了下去。

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

众人道:好了。

扶著立了起来。

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也劝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

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

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

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第6句】: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

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

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

只因这一句话道著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

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父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

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馆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

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

9439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