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感言孝事手抄报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孝的手抄报

一、 主题突出黑板报受面积所限,一般每期都应突出一至二个主题,不易主题繁多。

读者能通过明确的主题,知道编辑者所要传达的信息,起到良好的效果。

黑板报的主题应适时,及时,健康。

适时:既要根据每个时段选择不同的主题,采集不同的材料来编排黑板报。

如寒假生活不宜成为暑期的黑板报主题。

六一节宜选择以少年儿童为主题的内容。

及时:黑板报有较强的时效性,内容不宜长期不变,要及时更新,一般以一至两周出一期较适宜。

健康:黑板报的主题要健康,要反映下面的典型和鞭挞丑恶的现象。

二、 版式合理版式是黑板报的通篇布局、结构安排。

版式的合理性、新颖性是黑板报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1句】:围绕主题设计版式。

重大节庆活动的黑板报要求端正、严肃,而文体、游乐性黑板报则需要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第2句】:编排有序。

要事先对稿件进行疏理,精确计算,合理安排报头、标题、文章、图片等,画出准确的版样,照样编排。

而不宜随意安排,文图杂乱,疏密无序。

(1)先排重要文章或长文章,后排次要文章或短文章。

(2)长文章和短文章要错开排。

(3)主要文章一般排在整版的左上位置。

(4)文章之间的标题要横排且错开,两个标题不要并在一起。

(5)长文章要按题意配插图。

(6)两篇文章要空两行,并配上花边。

【第3句】:版式要新颖。

黑板报每期的编排要有新意。

不仅内容要新,版式编排也要新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千篇一律的版式是很难吸引人们目光的。

三、 刊头突出刊头即报头。

由名称、出版编辑班级、时间和期数组成。

刊头的构成主要是主题画、刊头字等。

刊头的画面结构要紧凑、均衡,在刊头字、画之间要注意互相响应、互相衬托。

刊头字可压在图案上,而图案却不可压在刊头字上。

刊头在版面的位置一般在整个版面的中间、中上部、左上角或右上角。

刊头字、图的色彩要鲜亮,造型要美观,视觉感要突出。

四、 标题醒目标题是文章主题的直接反映,因此要求言简明了,要和文章内容相统一,标题的字体、色彩和大小要有艺术性和感染力。

严肃性的标题可选用黑体、宋体、魏碑体等。

排列上可采用横排、竖排、斜排、圆弧排等形式。

遇到重大节庆日也常用通版式标题。

五、 字体美观黑板报的主题、内容主要是通过文字来体现、表达的,因此,黑板报字体的使用一定要规范、美观、合适。

【第1句】:根据主题选择字体。

有关重大节庆的黑板报用字要端庄、大方,一般的主题内容可以生动活泼一点。

【第2句】:字体可以通过艺术加工进行美化,增加宣传的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第3句】:书写要规范化。

六、 色彩丰富黑板报是一种视觉艺术,色彩的合理搭配、调度能增加视觉感,引起人们的兴趣,使人乐于观看。

色彩不但要丰富,而且要有的放矢,不要以为颜色用得多就是美,有时候不合理的使用,让观众反而无所适从。

色彩的特性及联想:

【第1句】:红色—热烈、节日、喜庆、血液、烦躁等。

【第2句】:绿色—生命、希望、休闲、自然、清新等。

【第3句】:黄色—收获、高贵、富有、喜庆等。

【第4句】:蓝色—希望、宁静、理想、理智、清洁等。

【第5句】:紫色—高雅、富贵、幻想、浪漫等。

【第6句】:白色—典雅、纯洁、清洁、中性等。

【第7句】:黑色—高雅、寂寞、压抑、中性等。

制作手抄报感言150字左右

这次编辑手抄报使我受益颇多,感想颇深:通过这次制作手抄报,一来练习了我 的写作能力,二来锻练了我的字的美观和艺术修养,还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自 己排版、自己摘录好文章、自己使版面错落有致等等都使我的水平大大提高。

制 作手抄报是快乐而且收获多多的活动,我因制作手抄报得到了许多。

我希望以后能经常参加这类活动,让自己得到磨练,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感悟生活手抄报的内容,越多越好

句子:再完美的计划也时常遭遇不测。

----罗伯特.彭斯裹足不前,永远都看不到前面的风景……可是,风景会变,所以即使很美,也不要留恋,还是要继续往前走。

沙砾通过不断地磨砺, 让自己的棱角尽失后才会成为璀璨圆润的明珠,散发出世人所钟爱的光泽。

心动不如行动。

示弱并非真弱,逞强不是真强。

拥有不代表占有,放弃不代表置之不理。

没有知识,也要有常识;没有常识,要看电视;不看电视,也要看时势;不看时势就要懂得掩饰;如果连掩饰都不懂,就不要放肆。

文章:感悟人生 生活中,我们在衣叹生命不幸,在等待希望的瞬间,时间像一只顽皮的小精灵窃笑着与我们擦肩而去。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支,童年的无无忧无虑早已如梦般散去,少年的浪漫往事,也伴 随着日历,飘逸在岁月的风中…… 时不飞逝,往事烟云如歌,也只能存在记忆的光盘中,而未来的时光又如一条无声的河流,在浩浩荡荡地、义无反顾地向身后延伸。

岁月如梭,然而生命依然如苍穹的云朵那般轻盈,又台春天的原野般美丽而恬静…… 打开人生的第一页日历,就如掀开一张崭新的图画,岁月的年轮在春天的脚步中增长,生命在风的呼吸中升华。

在罗大佑的《童年》和朱自清的《时间》感悟中,我逐渐:人生的真正含义,难道不是制定一个又一个生活的目标,然后去逐步实现吗

而有的目标不也将是我们一生的追求吗

细细想来,人生有许多困难和失败,只能算是岁月之歌中的一串不协调的颤音。

通过勤奋和拼搏,仍然能万事大吉出生命乐章的动听之音,同样会赢得热烈的喝彩

分困、疾病,以至生命中更多劫难的的降临,都是命运逼近你去创造和珍惜重新开始的机会,让你有朝一日苦尽甘来。

虽然曾经因为劫难,遭受到打击与嘲讽,但在一个美丽的春天的,你最终还是会奏响生命的乐章,唱出自己最美妙的歌

青春仅有一次,生命仅此一回,让我们用心、用真情歌唱这美丽而又珍贵的生命之音吧

感悟失落 人生有谁不向往富有,有谁不憧憬未来,有谁肯让理想之舟中途搁浅,又有谁睛让爱情之花在荒丘凋谢…… 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时而会有一些枯叶凋零,乘风远航的生活也会有桅杆折断的一瞬。

生活的脚步不管是沉重,还是轻盈,我们从中不仅能品尝失败的痛苦与迷惘,同时,也享受着收获与快乐。

只要我们总结跌倒的原因,把孕育的勇气地树起,告别迷惘的昨天,拥抱美好的今天,微笑面对明天,不管是从辉煌成功中走出,还是在失败中奋起,漫漫远方路,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感悟自信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虽然儿的艳丽,树的高大,但是你却编织了绚丽多彩的大地。

你以顽强的毅力,冲破顽石的束缚,进而勃发生机。

如果你是一条无名的小溪,虽然海的浩瀚,大江的奔腾。

但是你却汇成了浩浩荡荡的江河。

虽然你走过的是崎岖坎坷的山道强在勇往直前的片途中,你冲向一个又一个绊脚石,滋润万物,显示着生命的意义。

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

当你面对失败而优柔寡断,当佻推动自信而怨天尤人,当你孤儿失机遇而自暴自弃的时候……你是否会思考:我的自信心呢

其实,自信心就在我们的心中

只要你拥有自信,只要你在不如意时想到自信,自信心就是一种立竿见影特效药,定会治内凡的伤痛。

解放前论你面前是铺满鲜花的幽径,还是荆棘丛生的山谷,你都应勇敢地走下去。

要知道痛苦的进取同样会带来自信,只有信心百倍地去追求、去奋斗、去拼搏,才会抓信幸运的机遇,不会留下终身遗憾。

朋友,相信自己吧

没有你,世界也许不会改变什么,而有你,世界将会更加多姿多彩。

就让昨天成为沉思的碑石,满怀信心地走完漫长的人生之旅吧

感悟乐观 乐观是失意后的坦然,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乐观是挫折后的不屈,乐观是困苦艰难中的从容。

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透视人生的眼睛。

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力量。

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了希望的渡船,谁拥有乐观,谁就拥有艰难中敢于拼搏的精神,只要活着就有力量建造自己辉煌的明天。

感悟平凡 我们走过漫漫的一生,有时候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如此平淡,所有的日出日落、寒来暑往没有什么区别,一切的欢笑、泪水竟然相同,没辉煌之处,浑然不知地穿梭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中。

面对人生涌起的不过是淡而又淡的感觉,我们顿觉自己很平凡,平凡得像一束远方的微光、一叶小草、一滴晨露。

为此我们惆怅,我们感叹。

其实,我们不必为平凡悲叹,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

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鹤岗开拓;平凡是泥土 ,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平凡是一场惊险搏击之后的小憩,是一次辉煌追求之后的沉思。

平凡是告别了无知的炫耀的狂妄之后的深沉。

平凡不是人生这光的暗淡,不是生命之火的熄灭,不是超然物外的冷漠。

白云为每一个平凡变幻多姿,为每一个平凡留下的清爽,太阳为每一个平凡照出一个明良的天地。

正是地数个平凡的日子组成了我们多彩的一生,正是无数个日子组成了这个灿烂的世界。

让追求人生舞台上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的同时,学会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享受那一份宁静的美丽,享受人生的另一番情趣。

善孝雅美德手抄报

细微之处见荣辱说美德 一个人,会因拥有美德而变得更美丽。

一个国家,会因充满美德而变得和谐。

这个世界,会因充满美德而变得更缤纷。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每个中华人,都必须要拥有自己国家的传统美德。

中华美德有很多,比如说礼让、谦虚、尊老爱幼等等。

就好比说《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却一个人拿了一个最小的梨。

这就是中华美德之一--尊老爱幼。

雷锋叔叔,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身上有许多中华民族的美德在闪光。

中华美德人人都可以拥有,关键是看你想不想拥有,团结同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谦虚好学你就拥有了中华美德;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也拥有了中华美德……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发现它。

要在小事中体现个人的美德,荣辱就在举手投足间。

比如说,尊老爱幼有很多种体现:帮家长倒一次水、陪弟弟妹妹玩……这些细微之处,都能显现一种美德。

再比如说,现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随手乱扔东西,让大街变得到处都是垃圾,什么塑料纸、瓜果皮随处就可以看到,让清洁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归。

试问对于那些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洁工人,你的心里会怎样想?是不是会很不舒服呢?所以,我要告诉那些乱扔垃圾的人:“快反省吧,不要再乱扔垃圾了,做一个不会乱扔垃圾的中华人吧!” 说到乱扔垃圾,我就会想起它的孪生兄弟: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也是一个坏毛病,把痰吐到地下,就会造成空气污染,对你,对我、对大家都是没有好处的。

其实要想不做到这些也很简单,只要心里有这个信念,有个荣辱观,这种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就不会再出现了。

中华美德里还有乐于助人。

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们一定要去帮助他,而不应蔑视他。

或者,在公共汽车上有空位时,我们就要先看看自己身旁有没有老人或身体不便的人,这时候,我们就要把位子让给那些人坐。

其实,当一种美德平常到最细微的习惯中时,这也许就是一种品质的升华。

人生感悟手抄报的内容

以“首孝悌,次见闻”为题,将“首孝悌”三字放大些,“次见闻”写小些。

一· 栏目名称:(1)孝悌格言 (2)名人事迹 (3)孝悌感言 二·栏目类容: (内容自选) (1) 孝悌格言:  司马迁:父母者,人之本也。

父母是人的根本,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增广贤文》: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世上有成千上万部教育人的经典著作,但孝和义都是首先提倡应当做到的。

    《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人的身体来源于父母,因此要珍惜自己的健康与生命,这是孝的开始。

立身扬名,光宗耀祖,为父母争光是孝的最终目的。

所以说,孝从侍奉父母开始,报效君王和国家是孝的途径,能够自立于社会,让父母放心才真正是孝。

    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子女心中没有父母,臣子心中没有君王,和禽兽没有什么不同。

    《礼记》: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孝敬父母就是让其安度晚年,让父母开心,不违背父母的心愿。

    孔子:色难。

晚辈对长辈长期保持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

    孔子:孝,无违。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孝就是不违背父母的心愿。

父母在世要按照礼节孝顺,父母亡后要按照礼节安埋、祭奠。

    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即孝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尊敬父母。

    挚虞: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尊敬父母胜过给父母丰盛的饮食。

(2)名人事迹 :raoju118 | 三级

【第1句】: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第2句】: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第3句】: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第4句】: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孔子家语·致思》)

【第5句】: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

”(《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第6句】: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第7句】: 戏彩娱亲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第8句】: 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第9句】: 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第10句】: 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

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第11句】: 怀橘遗亲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

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

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

”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第12句】: 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第13句】: 扇枕温衾 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第14句】: 拾葚异器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

”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第15句】: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3)孝悌感言: 《弟子规》开篇说“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它的意思是:做人第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和兄弟友爱,其次才是学习知识,增广见闻,明白数理的变化,研读古今圣人贤士的文章。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古人孝顺父母的例子很多。

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 我不小了,从小到大,长辈们为我付出了很多。

每天接送我上学、放学、辅导学习,我生病了,父母比自己生病还紧张……我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关怀和爱护。

今后,我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896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