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佛心禅语的文案,看完受益终身!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楞严经》

【第2句】:【禅心佛语】所谓“成功”,不在身家千万,在于懂得生命有禁区,人生有敬畏,然后遵循自然之道。

【第3句】:【禅心佛语】人胜于我,要效法,不可嫉妒。我胜于人,要谦卑,不可骄傲。

【第4句】:【禅语人生】雨,该下的时候自然会下,该停的时候也自然会停。你的内心也是如此,任尔东西南北风。不必为了有所感受而刻意做什么。

【第5句】:心中无形的风灾是“无明”,无形的刀剑是“嫉妒心”,无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无形的心狱是指“入邪道法”。这些无形的心贼会灭除人之善根,毁尽修行之功德林。

【第6句】:人心的散乱有两种:一是昏沉,一是浮动。昏沉是糊里糊涂空过时日,无所事事涣散体力,懈怠、懒惰、昏睡、不肯精进。

【第7句】:【禅心佛语】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第8句】:但是千万不可耽恋物欲,为外物所役使;也不要执法不悟,舍近求远,脱离现实生活,而颠倒迷乱。

【第9句】:诸天大系缚,无过于女色,女人缚诸天,将至三恶道。《大萨遮尼干子经》

【第10句】:【禅语人生】在爱的世界里,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对的人终究会遇上,美好的人终究会遇到,只要让自己足够美好。

【第11句】:【禅语人生】我们并不是因果的执行者,所以,我们无法论断别人的对错。

【第12句】:是三归依乃是一切无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优婆塞戒经》卷五,净三归品

【第13句】:【禅心佛语】生活需要一种从容的态度,从容是一份飘逸,从容是一份优雅,从容是一种内在的涵养。

【第14句】:【禅语人生】学咒要先正心诚意,若心不正,学什么咒都是邪的,心正了,学咒才有感应。

【第15句】:并没有任何方法去修,只要切切实实地认清真假,珍护此心不令污染,做自己本分应该做的事: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耕云先生

【第16句】:做实事才是做好事,要有做事的方法和智慧,才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人。

【第17句】:【禅语人生】协义,什么叫协义啊?协商好了,就得仗义仁义,那玩意拿出来了一用,那就没意义了,那就快结束了。

【第18句】:悟究竟是什么?人们一直在探求生命的源头与归宿,有时忽然灵光一现,就好像流浪子回到了慈母的怀抱,倦游的游客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第19句】:【禅心佛语】凡事不必苛求,来了就来了;凡事不必计较,过了就过了;遇事不要皱眉,笑了就笑了;结果不要强求,做了就对了;生活就是一种简单,心静了就平和了。

【第20句】:【佛心禅语】善怒者必多怨,善与者必善夺,唯随天地之自然而能胜理。

【第21句】:问:“在人与人之间,您的心难道没有障碍吗?”师言:“修行是自己心甘情愿的,就是因为要脱离人我是非,才需要修行。如果修行还去招惹人我是非,那又何必修行呢?”

【第22句】:【禅语人生】只有自己能够伤害自己,而苦恼也来自本身,除非自己伤害自己,否则,你永远不会是一个牺牲者。

【第23句】:【佛家禅语】行善是本分、付出无所求,不执着“善有善报”,自然轻安自在。

【第24句】:【心灵平静的禅语】做人要像做水一样,水无色无形无味。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第25句】:多数人的心都是迷信的。迷信自己的人,总以为天下惟我独尊,惟有我能力最强。人应该相信自己,但是不可执著。

【第26句】:无义不诚信,欺妄好斗争,当知远离此,近愚与罪多。仁贤言诚信,多闻戒行具,当知亲附此,近智诚善多。《法句经》卷下,道利品

【第27句】:【禅心佛语】内心的诱惑是时时存在的,由于我们并没有觉察到它们,以致时常处于困惑之中,甚至被左右摆布。

【第28句】:菩萨所行不求恩报,受恩之处常思反报。《优婆塞戒经》卷二,义菩萨心坚固品

【第29句】:【禅心佛语】世界处处是财富,且看好事好话好心地;人间时时皆吉利,但凭真情真义真心意。

【第30句】: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第31句】:小心你的思想,它们会转为言辞;小心你的言辞,它们会转为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们会转为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们会转为个性;小心你的个性,它们会成为你的命运。

【第32句】:僧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日:“青青河畔草。”日:“磨后如何?”师日:“郁郁园中柳。”——《智海本逸禅师》

【第33句】:对付狡猾的“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彻底离弃它,不要受它的骗,尤其警惕不要受它以修行的名义送来的贿赂。

【第34句】:【禅心佛语】当我沉默地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第35句】:普贤十大愿有“广修供养”,是让我们供养诸佛菩萨及众生;但我们却在“广收供养”,贪收贪受信众供养,什么都想要。

【第36句】:【禅语人生】我以为你只是1和3中间的数,没想到你还是1和3俩数的组合。

【第37句】:【佛心禅语】做人要遵循人格的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这才是“无求”的最高境界。

【第38句】:【禅心佛语】如果你心怀万物,万物必将归属于你,这就是财富。【第5句】:如果你施恩万物,万物也必将施恩你,这就是幸福。

【第39句】:【禅心佛语】苦乐随缘,心无增减,以“入世”的态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态度去收获,这就是随缘人生的最高境界。

【第40句】:爱情是会让人成长的。有些事的确不堪回首,但是请不要逃避。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累积伤痛。

【第41句】:【佛心禅语】我们在任何事情面前,都要一切无心。无心者无分别心、无嫉妒心、无好恶心、无取舍心,即三祖大师所讲:“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第42句】:【佛心禅语】不把石头搬在别人要过的路上,更不把脚伸在盲者要过的途中。

【第43句】:恒东法师【切记】人生逆境时,切记忍耐。人生顺境时,切记收敛。人生得意时,切记看谈。人生失意时,切记随缘。心情不好时,当需涵养。心情愉悦时,当需沉潜。

【第44句】:【贫而无怨,难】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孔子认为:富贵而不骄傲容易,但是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

【第45句】: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

【第46句】:佛陀为人间设教说法,世间一切学问及生活都不离开因缘。但是多数人都在因缘中迷失了,没有彻底了解,所以迷惑逐渐增长,智慧自然减少。

【第47句】:【禅语人生】喜好嫉妒的人,与其说从自己的事物中寻找快乐,无宁说从别人的事物上寻找痛苦。

【第48句】:谁拒绝承担组织和团队中所应负的责任和义务,谁就会被淘汰出局。而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就能全心全意,全力以赴,与团队共同成长。

【第49句】:又云:“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意谓:在俗之士虽拥有财物、名利、权势,然亦蕴含着许多困惑与不得自在。

【第50句】: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优婆塞戒经》卷二,二庄严品

【第51句】:【禅语人生】我们不必去羡慕明星的集万宠与一身;不必去渴望政治家的纵横捭阖;不必去刻意追求荣华富贵。平凡的人生,也有一番别开生面的景象。我们要甘于平凡。

【第52句】:枯木逢春,缘于滴水之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世事如此,只要用心付出,定会有奇迹出现。

【第53句】:【禅心佛语】若了无常之法,得到的不能恒久,失去的终归复得,得失之心,顿然放下,即能自在。

【第54句】:佛口所生子:经云:“佛口所生子”——佛常说法净化人心,成就众生慧命,是谓:佛从口生“法”子。

【第55句】:【禅心佛语】知我所短,用我所长。矫正自己比矫正别人更有效果。不想改变自己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伟人在出炉一个方案之前,先否定了自己的九十九个方案。

【第56句】:一切众生实成就不思议定。何以故?一切心相即非心故,是名不思议定。是故一切众生相及不思议三昧相,等无分别。《文殊说般若经》

【第57句】:【禅心佛语】佛的心是大智慧,我们如果认识它,启发我们内在的大智慧,我们也是佛,我们也是佛。

【第58句】: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世界速度太快,灵魂跟不上来,想等等它都做不到!

【第59句】:【禅心佛语】东阳鞠了一躬,返回寝室后,专心致志地用心参究这个公案。

【第60句】:【禅语人生】只要自己的心态改变,环境也会跟着改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第61句】:僧问:“佛在何处?”师日:“不离心”。又问:“双峰上人,有何所得?”师日:“法无所得,没有所得,得本无得。”——《长庆大安禅师》

【第62句】:【佛心禅语】这样一来,城内的人很不赞成,他们跑来责问道:“佛陀啊。你常说清洁的话,教人做清净的事,可是你为什么要和肮脏的女人谈话呢?难道你不觉得讨厌吗?”

【第63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顺治帝出家诗: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第64句】:【禅心佛语】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种行为。

【第65句】:名利有代价,看得淡才得解脱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同样,最大的名利就是忘记名利。

【第66句】:【禅心佛语】社会,向善的人越多就越和谐;人生,感恩的心越多就越美好。

【第67句】:未人定位,系心于所缘;已入定时,不系心于境。《大般若经》卷三三二,善学品

【第68句】:佛言:吾无数劫时,本为凡人,初求佛道以来,受形五道,生死无量。计吾故身,不能以数。《太子瑞应本起经》

【第69句】:【禅语人生】我不敢奢求太多,只想把瞬间当成永远,把现在都变成回忆,一点一滴。

【第70句】:【佛语摘抄精选】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无事各自珍重。(《五灯会元》卷三)

【第71句】:当我们总抱怨世界阴暗时,恰恰是自己内心蒙了很厚的灰尘。有智慧的人,从来不活在别人的嘴里,也不活在别人的眼里。

【第72句】:【禅心佛语】身、口、意清净,以无相法真正的脚踏实地的去做叫做受持。

【第73句】:【禅心佛语】世界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向前发展,全赖人们不安于现状;心满意足之人总是把自己关在旧框框之中。

【第74句】:【禅心佛语】人的举止应该像他们的衣服,不要太窄或太特异,但须不拘束或干碍行动。

【第75句】:没有“自尊心”的人,即近于“自卑”。而对人“恭敬”的人,就是在“庄严”自己。——海涛法师

【第76句】:每个人都有烦恼和脆弱的时候,烦恼需要诉说,痛苦需要流泪,愤怒需要呐喊,委屈需要倾诉,悲伤需要慰籍,这是人的本色。

【第77句】:问:“道体本无修,若起修道心,何所修?”答:“如镜有垢,欲使显光而磨之,磨者仍磨其垢,非磨其光。”——李炳南居士

【第78句】:因为真实只有一种,没有第二种;人们懂得这一点,就不会争论。《经集》第四品,第十二章《小积集经》

【第79句】:菩萨乘人虽持净戒,于诸众生应当随顺,声闻乘人不应随顺,是故菩萨持不尽护戒,声闻乘人持尽护戒。《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第80句】:【禅心佛语】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第81句】:【圣经文案】56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他的荣美,在他的殿里求问。(诗27:4)

【第82句】:【禅心佛语】伤口不管有多重,总有痊愈的一天。但遗憾不一样,它会跟随你直到生命终结。

【第83句】: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忻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纷扰。——《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第84句】:我们常常想得太多,该想的、不该想的全都丢进脑子里,积压过久,全成了疏通不开的烦恼,将我们的心紧紧裹住无法呼吸。

【第85句】:【佛心禅语】放下应从修持布施、奉献爱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对物质的贪执;奉献爱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为三种:一、财物布施;二、无畏布施;三、法教布施。

【第86句】:一路走,一路聆听,让美好的生命韵律融入每一条脉搏,在静好的岁月里陪伴我们老去,让生命的旅程携带倾世的馨香,温婉着一路欢歌.....

【第87句】:【禅心佛语】第八,你思惟一下自己处在顺境的时候,是不是真的以谦卑的心来把那个傲慢的心给它降伏住,不骄傲,不奢侈,能不能作到。

【第88句】:【禅心佛语】遏制官员的腐化、公信的火化、社会的分化、治安的恶化、人情的淡化。

【第89句】:【禅心佛语】楞严经: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道场,令其身心远诸魔事,无有是处。

【第90句】:我们尽量不要有脾气,尽量要学忍辱,能忍辱,相貌就生得端正圆满,人人见你都敬佩你,见你和蔼可亲;不是满身炸弹,满身机关枪,人见人怕。——宣化上人

【第91句】:【佛心禅语】人生难免遭遇挫折,要经得起考验,才能保住慧命,突破难关。

【第92句】: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第93句】:玉在璞中人不识,琢磨方知世上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方露金。看时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第94句】:【禅语人生】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

【第95句】:当你的心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

【第96句】:【禅语人生】一个人在世间,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完、做好,不忘与人为善,一旦走到了百年,就能坦荡荡,无牵无挂,自在洒脱。

【第97句】:【禅语人生】我们凭直觉可以避开最差的东西,凭耐心和经验才能得到最好的东西。

【第98句】:【佛心禅语】做事要讲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其具体内容是:“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第99句】:宽恕众生以德报怨,修心是福充满怨恨的生活,只会把自己推向死亡的深渊。

18256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