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B站小视频最吸引人的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民以食为天】这个俗语的意思是它强调了吃对老百姓的重要性。它源出东汉班固《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这段话讲的是秦朝末年,有个叫郦食其的读书人,他年届六十,穷极潦倒,却满口狂言,人们称他为“狂生”。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为了争夺全国政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一次战斗中,刘邦的军队败退到荥阳、成皋一带。荥阳附近有一座小城,城内有许多储藏粮食的仓库,因地处敖山,所以称为“敖仓”。它是秦朝留下来当时关东最大的粮仓。 刘邦因抵挡不住项羽的进攻,一时又调不来援兵,导致荥阳失守。于是他打算把成皋以东的地区让给项羽。为此,特地找郦食其来商议这个问题。 郦食其对刘邦的打算表示反对。他说:“称王的人以百姓为依赖,而百姓又以粮食为依赖。敖仓是储藏大量粮食的要害之处,如果放弃这要害之处,等于把它拱手让人,这对战局是非常不利的。” 刘邦听了点头称是,采取了郦食其的建议,坚守敖仓,终于取得了胜利。

【第2句】:【人家搬砖你搬坯,人家打狗你打鸡】(惯)斥责人做事故意和别人不一样。

【第3句】:【猫不在家,耗子造了反】 释义:比喻主管的人不在家,下属无人管束,就会胡乱行动。 例句:这时,就听见屋里三人拉扯的声音,接上又是扑通一下响。燕西嚷道:“呵唷!猫不在家,耗子造了反了。”

【第4句】:【饿肚酒,醉死牛】(谚)饿着肚子喝酒,体壮如牛的汉子也能醉倒。 指空肚子喝酒最容易醉倒。

【第5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释义:比喻人人痛恨,群起而攻。 例句:现在不同了,满鞑子已经摇摇欲坠。尤其从铁路风潮发生,就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第6句】:【礅葫芦摔瓢】 释义:礅:把东西重重地放下。指人心中不满,摔摔打打,拿器物出气。 例句:儿子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知道想媳妇,老子没给他说个来,墩(礅)葫芦摔瓢,总是不好出气,当爸爸的心里过不去呀!

【第7句】:【端着金碗要饭吃】(惯)比喻不会利用自己的优势而处于困境之中。

【第8句】:【好汉生在嘴上,好马生在腿上】(谚)好汉的嘴是伶牙俐齿、能说会道的,好马的腿是矫健有力、日驰千里的。指看人要看他的语言交际,看马要看它的奔驰功力。 也作好马出在腿上,好汉出在嘴上。 好马在腿,好汉在嘴。

【第9句】:【能人背后有能人】(谚)能人:才能出众、技艺超群的人。指能人之上,还有更了不起的能人。诫人不可自满。 也作能人之上有能人。 能人之外有能人。 能人背后有能人,好汉背后有好汉。

【第10句】:【公门好修行】(谚)公门:旧时的衙门。修行:本指学佛学道的修炼,此处指行菩事。指在衙门里供职,固然做伤天害理的歹事容易,但要为百姓做好事也很方便。 也作公门里好修行。 公门好修德。

【第11句】:【娘的墓前哭丈夫——上错了坟】(歇)比喻找错了地点。含讥讽意味。

【第12句】:【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释义:顺应发展趋势的就昌盛,违抗发展趋势的就灭亡,比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例句:古人语:“顺页天者昌,逆天者亡。”你若还是不改正,我可就没办法了。

【第13句】:【是亲必顾】(谚)指只要沾亲带故、关系亲近,总不免要徇情顾面。 也作“是亲都有一顾”。

【第14句】:【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谚)指要想使自己的技艺达到惊人的高度,就必须下一般人下不了的苦功夫才行。 也作“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第15句】:【恨铁不成钢】(惯)比喻恨所期望的人不长进、不成材。 也作“恨木不成梁,恨铁不成钢”。

【第16句】:【井深槐树粗,街阔人义疏】(谚)高原深井,树大根粗,这是北方的自然景观;街道宽阔,往来稀少,这是北方的人情写照。指景象壮丽,人情疏淡,这就是北国风光。

【第17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见“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第18句】:【调过来葫芦,翻过去又是瓢】 释义: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例句:你郑科长原来怎么说的?调过来葫芦,翻过去又是瓢!吃着咱们种的粮粒儿,你还为不为民作主?

【第19句】:【鸡屎拌面——假卤】(歇)卤:用肉类、鸡蛋、木耳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用来拌面条等食物,谐“鲁”。指假装愚钝或糊涂。

【第20句】:【喝水的别忘了掏井的】(谚)喝上水的人不要忘记挖井人的恩情。 泛指人在享受生活时不能忘记开创人的功劳。 也作“吃水不忘打井人”。

【第21句】:【老九】“老九”是旧时儒生在社会地位中的排位。“老九”得名的渊源,可追溯到元朝。 忽必烈统一北方后,南宋的有识之士纷纷率众抗元,文天祥就是最典型的一例。元朝中的一些王公贵族把知识分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认为“南朝读书人诡谲多谋,都是些刁钻小人;人一旦读了几句诗云子曰,就要想人非非,不听驾驭,本朝之制‘儒士与厮养同役’,须当永久依循。”所谓“儒士与厮养同役”,就是把当时的知识分子列为第九等人。元朝社会把人分成十等,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很显然,是有意欺视、贬低知识分子,同汉民族的“天地君亲师”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重教传统大相径庭。

【第22句】:【打掉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有苦难言】(歇)指心里有隐痛,难以启齿。

【第23句】:【老公鸡披蓑衣——嘴尖毛长】(歇)蓑衣:一种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多用棕制成。形容说话尖刻或多嘴多舌。含责骂意。

【第24句】:【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 释义: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例句: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牛茂盛看着曹老三一家人的举动,捉摸到有不测的风云。

【第25句】:【十二属相】“十二属相”也称十二生肖。古人用十二地支记时,十二地支代表了十二时辰。古人又根据他们对动物出没活动时间的规律,把十二时辰配上了十二生肖:子:子夜十一时至第二天凌晨一时,这时候,老鼠的活动最为活跃,“子”就同鼠搭配,称为“子鼠”。 丑:牛吃足了草,凌晨一至三时还在咀嚼,准备凌晨出来耕地,所以“丑”就同“牛”搭配,称为“丑牛”。 寅:据说凌晨三至五时,这时候老虎最凶猛,所以“寅”同“虎”搭配,称为“寅虎”。 卯:凌晨五时后,月亮(又叫玉兔)还在照耀大地,所以“卯”同月宫神话中唯一的动物玉兔相配,称为“卯兔”。 辰:龙是神话中的动物,传说早晨七至九点钟已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属龙。 巳:据说,早晨九至十一时,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动,不会伤人,所以巳时属蛇。 午: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太阳当头,据方士的说法,午时阳气到达极限,阴气将产生,马跑离不开地,是“阴”类动物,所以午时属马。 未:下午一至三时,羊吃了这时候的草,据说并不影响草的再生,所以未时属羊。 申:下午三至五时,猴子异常活跃,申时属猴。 酉:下午五至七时,傍晚来临,鸡开始归窝,所以,“酉”跟鸡搭配,称为“酉”鸡。 戌:下午七至九时,黑夜来临,狗开始“工作”:看家、守夜,所以,“戌”同犬搭配。 亥:晚上九至十一时,夜已深,猪憩睡得更熟,所以“亥”跟猪搭配,称“亥猪”。 十二生肖是我国用于记录年的一种方法,如《泰山庙圣旨碑》题:“泰定鼠儿年十月二十三日”,“鼠儿年”即子年。十二生肖也是我国在古代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如子鼠年生的属鼠,丑年生的属牛,依次相配。这叫“十二属相”.或者叫“属相”。

【第26句】:【泥菩萨也有个土性儿】(谚)用泥土捏成的菩萨偶像,也还有个土性儿。比喻是人总有自己的脾气和个性,不可能人人都一样。 也作泥人还有个土性子。 泥捏的哑巴罗汉也有土性子。

【第27句】:【桃李满天下】 释义:桃李:比喻所栽培的优秀人才。比喻教育培养的学生多,遍布各地。 例句:伍老,你是桃李满天下,对革命有贡献的人哪。

【第28句】:【家无住,屋倒竖】(谚)指家里长期不住人,房屋就会破败不堪。

【第29句】:【和颜悦色买人心】(谚)态度谦和,言谈友善,就会得到别人的好感和支持。指待人和颜悦色是受人敬爱的重要条件。

【第30句】:【茄子不开空花,男儿不说空话】 释义:茄子开的花都结茄子。比喻不说空话,说话算数。“空花”又作“虚花”。 例句:于小拴仰着直溜身板,正经八百地说:“茄子不开空花,男儿不说空话。”

【第31句】:【火烧乌龟——肚里痛】(歇)乌龟被火烧着时,外面硬壳没事,里面疼。指内心感到痛苦。 也作“火烧乌龟——里面疼”。

【第32句】:【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谚)指人世间各种各样的悲苦事情中,生离和死别是最令人难以承受的。 也作世上万般哀苦事,除非死别共生离。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过死别与生离。 世上伤心无限事,最难死别与生离。

【第33句】:【鸟无头不飞】 释义:比喻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领头的人。参见“蛇无头而不行”、“人无头不行,乌无翅不腾”。 例句:“鸟无头不飞,你这扶梢的不在,他们都不敢当家。”

【第34句】:【夫妻安,合家欢】(谚)夫妻之间和谐相处,全家也就会欢乐愉快。 指一个家庭是否相安和谐,夫妻关系能否处理好是关键。

【第35句】:【熬过冬,就是夏】(谚)指熬过了冬天的严寒,夏天就必定到来。比喻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必焦躁忧虑,耐心等待,定有转机。

【第36句】:【伸手不见五指】(惯)形容非常暗黑,什么也看不见。 也作伸手不辨五指。 伸手不见掌。 伸手不见巴掌。

【第37句】: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第38句】:【贼捉贼,鼠捕鼠】(谚)让贼去捉拿贼,让鼠去捕捉鼠,这样更容易见功。比喻只有深入到事物内部,才能研究并掌握其活动规律。

【第39句】:【天落馒头,也要起早去拾】(谚)指机缘再好,也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成功。

【第40句】:【狗撵鸭子呱呱叫】 释义:形容好得很。“撵”又作“赶”。 例句:好,好,真是狗撵鸭子呱呱叫,带劲。

【第41句】:【盗虽小人,智过君子】(谚)盗贼虽说是小人,但其机智程度,往往超出常人。指智谋的高下并不完全受社会文明层次的制约。

【第42句】:【鹁鸽子旺边飞】(谚)鹁(b。)鸽子:即家鸽。指家鸽最喜在人烟兴旺的地方栖息。比喻人追求兴旺发达、有钱有势,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奔进。 也作雀儿只拣旺处飞。 老鸦野鹊拣旺处飞。

【第43句】:【家看女,村看男,露贫显富是孩子的脸】(谚)指家庭是否和睦、兴旺,从女人身上可以看出;村庄是否有生气,从男人的精神面貌上可以看出;家道是贫是富,从孩子的面颜上可以看出。

【第44句】:【悬壶】“悬壶”听起来生疏,但在医院和医生那里却备受追捧,也经常能看到患者送的写着“悬壶济世”的匾牌。其实,“悬壶”就是行医的代名词。它来源于《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据记载:东汉时的费长房是汝南(今河南上蔡附近)人士,曾经是管理市场的小官吏。在他常去的市场上,有一个卖药的老翁。这个老翁卖药时会在自己的摊位前悬挂一个壶,等到散市的时候就跳人壶中。集市的人都没有看到他的这个举动,只有费长房正好在楼上看到了。于是他带着酒肉等礼物去拜访老翁。老翁见他心诚,就带他进入壶中。只见壶里别有洞天,“玉堂严丽,酒甘肴盈”,二人尽兴而出。后来,老翁对费长房说:“我是神仙之人,因为犯了错误所以才受到责罚。现在对我的责罚期限满了,我就要离开此地,你是否跟我一起离开呢?”费长房于是追随老者学道,经历了许多考验与磨难,学成后返乡,“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土地神)”,成为一代名医。传说,他后来因为失去了护身符,而被众鬼斩杀。 壶公与费长房的传说,令后世行医者神往不已,“悬壶”就因此成为行医的代称。因为“壶”与“葫”谐音,所以常以葫芦作为药铺的标志,也因此有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说法。

【第45句】:【能站着,也能蹲下】(惯)比喻人能屈能伸。

【第46句】:【直巷赶狗,回头一口】(谚)直巷:没出路的死巷。将狗赶到死胡同,狗无处逃,只得咬人夺路。比喻坏人没了出路,就会死命顽抗。

【第47句】:【习惯成自然】 释义:适应了某种情况,就不觉得拘束了。 例句: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可孙旺泉偏偏不习惯,反倒生出一股反抗。

【第48句】:钓鱼要时分,上午七到十,下午三到四。

【第49句】:【没本钱买卖——赚起赔不起】(歇)比喻事情不能失败,只有努力取得成功。

【第50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谚)天网:天道的法网。恢恢:宽广貌。 天道的法网非常宽广,看着稀疏,却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坏人。指一切恶人都难逃法网。 也作天网恢恢本不疏。 天网恢恢有昭报。

【第51句】:【啄木鸟翻跟头——卖弄花屁股】(歇)比喻人卖弄花哨,或故意炫耀自己的本事或才能。含讥讽意味。 也作啄木鸟打跟头——耍花丽屁股。 啄木鸟翻筋斗——耍花丽屁股。

【第52句】:【鸡毛当了令箭】见“拿了鸡毛当令箭”。

【第53句】:【虱子多了不怕咬】(谚)身上生的虱子多了,反倒不觉得痒痒。常比喻欠的债务多了,再愁也没用。也泛指做的不光彩事多了,反而无所谓。 也作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虱子多了不痒,账欠多了不愁。 债多不愁,虱多不痒。

【第54句】:【南方人会吃,北方人会住】(谚)南方人讲究饮食,北方人讲究住处。指北方地处平原,多注重宅院建筑;南方鱼米之乡,多注重美食营养。

【第55句】:刻薄成家,终无久享.

【第56句】:【行动有三分财气】(谚)指只要肯劳作,或多或少总会有几分报酬。

【第57句】:【头顶高梁花,脚踩浆泥瓣】(惯)比喻身为农民,生活在农村。

【第58句】:【只看见活人受罪,没看见死人扛枷】(谚)活人受罪是常事,死人扛枷从来无。指受罪的当然都是活着的人,人们的一切努力,应该是只为了活人少受罪。

【第59句】:【戴笼头】(惯)笼头:骡马等头上套的东西,用皮条或绳子做成,用来系缰绳,有的还用来挂嚼子。比喻被人控制,受人支配。

【第60句】:【驼背夹直,其人不活】(谚)驼背:后背隆起的人。如果硬要把驼背夹直,那这个人就没命了。指矫正事物的缺陷,要因事制宜,过激就会适得其反。

【第61句】:【一碗水端平】(惯)形容办事或待人公平公正,不偏不向。 也作“一碗水往平处端”。

【第62句】:【憨人自有憨福】见“呆子有呆福”。

【第63句】:【好搁不如好散】(谚)搁:合在一起。在一起和和气气共事,不如分离时能保持不伤和气。指在一起和气共事容易,分离时能保持和气很难。 也作“好合不如好散”。

【第64句】:【强宾不压主】(谚)宾:客方。指客方的声望再大,势力再强,也不得压倒主方。用在交战中的同盟者之间的常语。

【第65句】:【小菜园里的韭菜,你算哪一蔸】 释义:蔸:量词,相当于“棵”或“丛”。比喻小人物,根本数不着。 例句:呸!小菜园里的韭菜,你算哪一蔸?敢来教训我?敢来拉我做坏事?

【第66句】:【池深一丈,城高一丈;池深及泉,城高触天】 释义:池:指城壕。泉:地下水。城壕一丈深,城墙就有一丈高;城壕挖得见泉水,城墙就显得碰着天。 例句:务令数年之间,池深及泉,凡遇阴雨,城内之水尽令人海濠中,虽旱不干,方为长计。古谚云:“池深一丈,城高一丈;池深及泉,城高触天。”

【第67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谚)冯唐:汉文帝时名臣。李广:汉武帝时名将。指文帝以年老为由不重用名臣冯唐,武帝因李广非皇亲而不予其爵位。泛指真正的人才往往不被赏识,不被重用。

【第68句】:【闭塞眼睛捉麻雀】(惯)比喻目标不明确,盲目行动。

【第69句】:【佛多不灵,眼大无神】 释义:佛爷多了不灵验,眼睛太大了没有精神。也比喻人多干事互相依靠,不尽职。 例句:这龙门山上共有十万多尊佛像,大的几十丈高,小的有落花生那么大。 常言说,“佛多不灵,眼大无神”,海老清和雁雁转了半天,把这些佛像只好当作景致看了。

【第70句】:【三一三十一】(惯)原为珠算口诀,用三除十,得三余一。指三个人每人平均一份。

【第71句】:【半空中放炮仗——响得高】(歇)响:谐“想”。讥人的想法脱离实际。

【第72句】:【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谚)做了好事,人们并不留意,也不传播;出了丑事,人们特别好奇,也就传播得又快又远。偏指坏消息往往传得飞快。 也作好事不出名,歹事瞒不住。 好事不出门,坏事一溜风。

【第73句】:【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 释义:栽种蔬菜,水起重要作用,不能缺水。 例句:栽树种菜,倒是满好的,可常青道:水菜水菜,七分水三分菜,这都得靠个水。

【第74句】:【九族】在古代,重大犯罪特别是重大谋逆罪,要诛灭九族,一是斩草除根,不留后患;二是杀鸡给猴看,敲山震虎。那么,什么是九族,历来说法并不一致,早在汉代就有古文今文两种说法。 古文说代表人物孔安国、马融等认为:九族只限于父宗,即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根据是《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孔国安解释说:“以睦高祖、玄孙之亲。”唐宋以后,九族古文说在国家法律中获得正式确认,其中明清两代的律令规定,九族专指父宗。明代人程登吉编纂的蒙学读物《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篇介绍说:“何为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可见,九族专指父宗一脉在明代已成定论。 今文说代表人物许慎认为“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此种提法受到统治者的欣赏,因为这满足了帝王们利用血缘姻亲关系进行统治的需要。他们在赏赐、惩罚、屠杀时是以今文说的“九族”为界限。 “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罚制度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以增大犯罪成本获得国家平安,往往事与愿违。株连最广的是明代的方孝孺,他被明永乐帝朱棣诛其“十族”,九族之外又加上“师族”,包括方的老师和学生,都连带着遭了殃。

【第75句】:【一步一个脚印】(惯)形容做事扎实、稳妥。

【第76句】:【关着门儿家里坐,祸从天上来】见“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第77句】:【树大招风】(谚)树木高大了,就容易招来大风。常比喻名声大或权势重了,就容易招来非难、嫉妒与仇恨。 也作树大招风,官大招祸。 树大招风,钱多惹事。 树大招风,名高招忌。

【第78句】:【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歇)黄柏:即黄檗,落叶乔木,木材坚硬,味苦。磬:佛教打击乐器,似钵,多用铜制。体面:本指好看,转指光彩。苦:本指味苦,转指痛苦、困难。指表面看起来似乎很体面,实际上却有许多难处。

【第79句】:【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惜命】 释义:蝼蚁:蝼蛄和蚂蚁。蝼蚁小虫还贪恋生命,何况是人。旧时乞求活命或劝人不可轻生的话。 例句:可怜也,这婆婆掉了桶在这井里。不敢回家中去,在此寻个自尽。嗨,可不道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惜命。左右!拿着那揉钩枪,井中替她捞出那桶来。

【第80句】:【狗咬狗】(惯)比喻坏人与坏人争斗。

【第81句】:【山高遮不住太阳,水大漫不过船去】 释义:比喻高的上头还有高的;也比喻邪不侵正,真理不可战胜。 例句:老刘婆:“小兰!山高遮不住太阳,水大漫不过船去,胳膊还能扭过大腿啦:不是二婶排挤你,你真做得太过分了。”

【第82句】:【当着和尚骂秃子】(惯)比喻表面上骂那个人,实际上是骂眼前这个人。 也作“当着和尚骂贼秃”。

【第83句】:【蝎子放屁——毒气大】(歇)毒气:本指有毒的气体,转指毒辣的手段。形容人非常狠毒。

【第84句】:【倒苦水】(惯)比喻倾诉所遭受的苦难或心中的痛苦。

【第85句】:【笑掉大牙】(惯)指遇到或听到可笑的事,笑得非常厉害。也指令人耻笑至极。 也作笑掉门牙。 笑掉了牙齿。

【第86句】:【过河丢拐棍,病好打太医】(惯)太医:皇家的医生。比喻事成之后便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第87句】:【狗咬刺猬,无处下口】 释义:比喻事情难办,无处下手。“无处下口”又作“无从下口”、“没处下牙”、“下不得口”等。 例句:他只笑笑,啥也没说,这就叫“狗咬刺猬。无处下口了”。

【第88句】:【老太太吃槟榔——焖啦】(歇)槟榔:这里指槟榔的果实,长椭圆形,橙红色,可食用。槟榔壳硬,老太太吃时需焖熟。焖:谐“闷”。指闷声不响,不说话。

【第89句】: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第90句】:【嘉年华】“嘉年华”这个词现在使用频率很高,什么汽车嘉年华、房产嘉年华,还有以“嘉年华”命名的大型娱乐场所和活动等等。那么,“嘉年华”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嘉年华”源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有一个魔鬼把耶稣困在旷野里,四十天没给耶稣吃东西。耶稣虽然饥饿,却没有接受魔鬼的诱惑。后来,为了纪念耶稣在这四十天中的荒野禁食,信徒们就把每年复活节前的四十天时问作为斋戒及忏悔的日子。这四十天中,人们不能食肉,不能娱乐。所以在斋戒期开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内,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等联欢活动,纵情欢乐,以应付抵消即将来临的沉闷。这就是传统的狂欢节,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节日。 嘉年华最初译名是“狂欢节”,“狂欢节”这个意译,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后来,狂欢节传到香港,有人又将它改译为“嘉年华”。但是,相对于“狂欢节”而言,“嘉年华”无论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显得优雅文气,似乎与热烈狂放的气氛不符。不过,事实也如此,狂欢节到香港后,已经变得比较文雅温和,与巴西式的狂欢节殊途异趣,大不相同了。 “嘉年华”是西风东渐的产物。

【第91句】:【撒谎瞒不过当乡人】见“说谎不瞒当乡人”。

【第92句】:【衙门钱,一燧烟;生意钱,六十年;种田钱,万万年】(谚)一燧烟:一股烟。衙门内挣的钱像一股烟,顷刻消逝;生意赚的钱,可享受一辈子;种田挣的汗水钱,可世代享用。指靠辛勤劳动挣的钱最踏实,最长远。

【第93句】:【春光一刻值干金】 释义:形容春天时光极宝贵。 例句:时候不早了,春光一刻值干金,别耽误时间了,你是领头的,你提个名,大家同意就行了。

【第94句】:【鸡蛋壳儿里发面——没有大发头儿】(歇)发头儿:本指发酵程度,转指发达、发展程度。指没有大的发展前途。 也作“鸡蛋壳儿发面——没多大发头儿”。

【第95句】:【逢桥须下马,过渡莫争先】(谚)过桥时必须下马步行,渡小时不可争先恐后地上下船。泛指在出门上路时要特别注重安全。 也作逢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 临桥须下马,过渡莫争船。

【第96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释义:八仙:民间传说中的八个仙人,即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李铁拐、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他们过海时,每个人都有一套法术、本领。 例句:林牧场的人,听到佟学多救治吴世满的消息后,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按照佟学多的要求,有人去刨药,有人去买药,有人去抠短线药,只用了一天工夫,抢救吴世满的中西土药,全部齐备了。

【第97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释义:在天气最冷和最热的时候进行锻炼。 例句:早先在院子里芭蕉叶上练字,后来砌了一堵砖壁粉墙,常在上面练习草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年一过,自成~体,果真是“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第98句】:【家无主,屋倒竖】(谚)家里要是没有个当家理事的人,就会乱得连房屋也要颠倒过来。指家庭少不了主事的人。

【第99句】:【一朵鲜花插在牛屎上】 释义:比喻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嫁给很糟糕的男人。 例句:无论什么人,她都一见如故,毫不在乎,所以大家愿意和她接近,可是暗中又为她叹息:“唉!一朵鲜花插在牛屎上。”

18573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