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歇后语的文案,谁看了都喜欢!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 十年九不遇】难得遇见,多指好事。成语:千载难逢、百 年不遇。刘江《太行风云》:“坐坐吧,十年九不遇,要不是大 家打日本,咋能来到俺们这些山野地面。”

【第2句】:【狗嘴里长不出象牙,鸡窝里藏不住凤凰】释义: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不良环境中产生不出好人。例句:当时她听胡杏讲完。略一思索,就判断道:“狗嘴里长不出象牙,鸡窝里藏不住凤凰。依我看,她是使黑心!”

【第3句】:【凤不离窠,龙不离窝】释义:窠:鸟的窝。比喻君王不宜离开京城,离开皇宫。例句:寇准之言,未可深恃,望陛下详察。切勿轻举。谚云:“凤不离窠,龙不离窝。”今陛下离廊庙而履疆场险地,岂不危乎!

【第4句】:没牙老婆吃面筋——拉拉扯扯

【第5句】:墨鱼肚肠河豚肝——叉黑又毒

【第6句】:【大佛殿里的罗汉——一肚子泥】(歇)罗汉:这里指罗汉的塑像。讥讽人仪表堂堂,实际上没才学、没本事。

【第7句】:大年初一翻日历——头一回

【第8句】:顺坡推轱辘——滚得快

【第9句】:【老鼠舐猫鼻梁子】(惯)比喻做十分冒险的事情。 也作“老鼠啃猫鼻子”。

【第10句】:【打连手】(惯)指联合起来做事情。

【第11句】:人嘴两张皮——各说各有理

【第12句】:【未曾水来先垒坝】(谚)坝:堤坝,拦水的土建筑物。发大水之前先得把堤坝筑好。指防洪要提早准备。也泛指凡事要把准备工作做在前头。

【第13句】:【东净里砖儿——又臭又硬】(歇)东净:茅房,厕所。臭:本指气味难闻,转指惹人厌恶。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死硬。讥讽或责骂人名声败坏,思想、态度等又顽固死硬。

【第14句】:【险道神撞着寿星老儿——你也休说我的长,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险道神:迷信称出殡时的开路神,身材细长。寿星老儿:民间传说中长寿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点,不要互相嫌弃。

【第15句】:春节期间,爸爸妈妈再三叮嘱我不要乱吃东西,防止闹肚子。爸爸说:“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浙江·嘉兴)

【第16句】:【拿客气当福气】客气是礼貌,福气是指享福的命运。不 懂谦让,反觉得是应该的。王安忆《文革轶事》:“张思蕊命 好,从来都是把客气当福气,你夸海口,她照单全收,你怕连 个退路都没有了。”

【第17句】:【言语传情不如手】(谚)用手指弹奏出的音乐,比语言更能传达丰富的感情。指演奏器乐最能传情。

【第18句】:【各有各的牢笼计,各有各的跳墙法】(谚)牢笼计:严防固守的计谋。跳墙法:越墙进入的办法。指你有你的守法,我有我的攻法,各有各的手段和计谋。 也作“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

【第19句】:【白事】为什么在我国把埋葬过世的人称为“白事”,孝衣为什么只能是白色,这与古代人们信奉“五行理论”有关。白色,五行理论认为是西方之色,西方的对应物质是金属,对应季节是秋季,秋季是收获季节,农民用金属工具收割庄稼时发出白光,所以,秋季是杀伐季节,甚至古代刑杀犯人也在秋季。又认为太白金星位于西方,传说太白神的坐骑为白虎。白色有不吉之意,传说黄昏时出现在西方天空的太白星主杀伐,所以,白色又象征杀伐,被看做与死亡相联系的凶丧之色。办丧事家人要穿戴白色衣帽和鞋,所以孝衣为白色。除此之外,丧家的挽联、帐幔、登记亲友捐送的份子钱上墙的纸张等都是白色的,切忌红色和其他艳色,因此,称埋人为“白事”。

【第20句】:晴天带雨伞——有备无患

【第21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一俗语是指阴谋家的野心已经非常明显,已为人们所共知。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接替了他的职位,从此,魏国大权旁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的手里。大臣中若有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会将其除掉。魏少帝曹芳早就对司马师兄弟的霸道行径极为不满,一直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还没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曹芳废了,另立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孙子曹髦继承了皇位。司马师病死后,司马昭便做了大将军,他比司马师更为专横霸道。魏帝曹髦实在忍无可忍了,有一天,他把尚书王经等三个大臣召进宫里,气愤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着等死,今天,我要同你们一起去诛杀他。”虽然没有杀死司马昭,反被司马昭所杀,但比当傀儡受气有志气得多。

【第22句】:【毒蛇口中吐莲花】(惯)莲花:荷花。比喻阴险毒辣的人伪装慈善。

【第23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释义:三尺坚厚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造成的。比喻事物达到目前的状况,不是一时一日完成的,而是经过了量的积累才形成了质的飞跃。例句:他苦笑了一下,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孩子堕落已久,一时半时是不容易改掉他的毛病的!”

【第24句】:妈妈指挥爸爸干活,还没等一件事干完,又催着干另一件事。爸爸笑着说:“就是满屋子老鼠乱跑,两只手也只能捂一个窟窿啊!”(河南·安阳)

【第25句】:【猪八戒上阵——倒打一耙】(歇)猪八戒以九齿钉耙为武器,常用倒打一耙的战术来战胜对方。 指对方想算计自己,自己反过来算计对方。也指反咬一口,把责任或过错推到他人身上。 也作猪八戒开战——倒打一耙。 猪八戒耍把式——倒打一耙。耍把式:练武术。

【第26句】:叔叔干活时,哪活轻抢着干哪活。爸爸冲着他说:“看来,你就是下油锅也得看看那个地方冒泡不冒泡啊!”(湖北·京山)

【第27句】:爸爸小时候不认真读书,现在出苦力挣钱,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他常常对我说:“小时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真经。早知书中有真经,夜晚明灯到五更。”(四川·汶川)

【第28句】:【有嘴说人,无嘴说自己】(惯)指光会指责别人,不说自己的不是。

【第29句】:【冬至无霜,碓杵无糠】释义:碓杵:捣粮用具。冬至日不见霜,来年要遭灾荒。例句:冬至日无霜,主来岁荒歉。谚云:“冬至无霜,碓杵无糠。”

【第30句】:【赶两只兔子,一只都捉不到】做事目标不集中,不易成功。 《孟伟哉小说选》:“我看你还是先把功课学好。你不是常说 写东西需要体验生活吗?你有那么多生活吗?而且,你的 功课考得并不算好。有一句谚语是值得深思的,它说:赶两 只兔子,一只都得不到。”

【第31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谚)陂:地面不平坦。没有平地,就不存在陡坡;没有前往,就不存在回返。 指事物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也指有所施就必有所报。

【第32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释义:接近优秀人物或好的环境就会受到好的影响。例句:“俗语说的‘挨金似金,挨玉似玉’,今番亲家太太的谈吐就与往日大不相同了。”

【第33句】:蚂蚁爬皮球——无边无沿

【第34句】:山羊尾巴上挂铃铛——声儿不停;响(想)在后头

【第35句】:【抓住旋风就是鬼】(惯)旋风:呈螺旋状运动的疾风。比喻认假为真,搞错了对象。

【第36句】:【百灵鸟不忘树,梅花鹿不忘山】(谚)指百灵鸟不忘它生活着的树林,梅花鹿不忘它生活着的深山。 比喻人无论生活环境怎样变化,都绝不可忘本。

【第37句】:【灶老爷上西天——有一句讲一句】(歇)灶老爷:灶神,也叫灶君、灶王爷。旧俗每年腊月廿三祭灶神,认为灶王爷此时会上天报告所掌管的人家的情况。指实话实说,毫无保留或隐瞒。 也作灶王爷上西天——有啥说啥。 灶王爷升天——实话实说。

【第38句】:【怕鬼有鬼】(谚)指人越是怕见鬼怪,鬼怪就越会出现。比喻若是担心出问题,偏偏就会出问题。 也作怕鬼处偏有鬼。 怕处有鬼,痒处有虱。

【第39句】:【吃江水,说海话】释义:比喻口气大,净说不着边际的大话。例句:“你真是吃江水,说海话,口气那么大,也不怕闪了舌头。”

【第40句】:【饥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见“饿咽糟糠甜似蜜,饱饫烹宰也无香”。

【第41句】:小刚读书总是拖着长腔,写字曲里拐弯。老师说他是“读书唱山歌,写字挖田螺”。(江苏·无锡)

【第42句】:【老王的拳捣老王的眼】(惯)比喻自己人内部发生争斗。

【第43句】:看我急着要去买福利奖券,爸爸拦住说:“摸奖这事是百年难得岁交春,不要痴鸡想把奶喝!”妈妈在一旁接过话茬儿道:“没准雨点儿滴在秃头上,能碰巧,你去买几张。”(江苏·海安)

【第44句】:【闭塞眼睛捉麻雀】释义:盲目行动或自己欺骗自己。例句:他深深地理解:熟悉情况,掌握材料,是人民解放事业,是我们共产党的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之一。“闭塞眼睛捉麻雀”,结果往往家雀捉不到,还要碰破头。

【第45句】:【一问三不知】“一问三不知”现在的用法是形容什么也不知道或抵触回答问题。源自春秋时期。《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荀文子因为对敌情不甚清楚,所以建议不可轻举妄动。他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人之,不亦难乎?”意思是说,作为一名指挥员谋划军事行动,自开始到中间,再到末尾都要搞清楚,而后再进攻。现在我们这三种情况都不知道,这不是作难吗?明代姚福在《青溪暇笔》中也说:“俗谓忙遽日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由此可知,所谓“三不知”,原是指某人对某件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而言的。

【第46句】:【天下钱哏儿都一样】(谚)钱眼:钱孔,旧时铜钱当中有方孔。普天下的钱眼都一样是方的。指人人对钱财都一样地喜爱。也借指人的眼力、喜爱与追求都差不多。

【第47句】:【吃了虎心豹胆】释义:形容胆大,什么也不怕。例句:你们吃了虎心豹胆了呀!啥厉害,你们干啥?你们就没有怕的事么?

【第48句】:老鼠啃缸沿——不是瓷(词)儿

【第49句】:【 逼着哑巴说话】忍无可忍,引起愤慨。逼着,也说:急得、 惹得。浩然《艳阳天》:“我这样的话还多着哪,再这么逼着 哑巴说话,我全都给你们抖落出来!”

【第50句】:二叔贩菜发了,三叔跑运输富了,爸爸却还是埋头种地。他说:“甭老这山望着那山高。猪朝前拱,鸡向后刨,各有各的道儿。我这样不也挺好吗?”(北京·延庆)

【第51句】:【 刮十二级台风】形容来势凶猛。黑雁男《十年动乱》:“在 史无前例的十二级台风的席卷之下,死的死了,倒的倒 了……”

【第52句】:【穿新鞋走老路】(惯)比喻形式变了,内容和实质没变,还是老一套。

【第53句】:【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是著名的川菜,深受食客欢迎。“麻婆豆腐”的来历,连老外都知道,他们在译中国菜名时闹了许多笑话,如“童子鸡”,被译为“没有性交的鸡”。而“麻婆豆腐”则一译就准,他们随口译为“脸上长麻子的老婆制作的豆腐”。可见“麻婆豆腐”通俗易懂,且吃起来大有滋味。它用料讲究,一碟猪肉末(或牛羊肉)加上豆腐及大蒜茸、花椒粉、麻油、红淑油、豆瓣酱等佐料烹成的麻婆豆腐,香、浓、辣、软、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思之垂涎欲滴。相传,清朝光绪年间,成都万宝酱园温掌柜,有个满脸麻子的女孩,名叫温巧巧。她成年后嫁给马家碾一个油坊掌柜陈姓男子。十年后,她的丈夫在运油途中发生意外身亡。丈夫死后,巧巧和小姑子的生活就成了问题。运油工和邻居每天都拿来米和菜帮助她们。巧巧的左右邻居分别是豆腐铺和羊肉铺,所以送来的菜常有豆腐和羊肉。巧巧就把碎肉配上豆腐炖成“羊肉豆腐”,味道辛辣,街坊邻居尝后都拍手叫好。于是,姑嫂俩就把住屋改为店铺,前铺后居,以“羊肉豆腐”作招牌菜招徕顾客。由于好吃不贵,生意颇兴隆。巧巧寡居后没有改嫁,一直经营羊肉豆腐来维持生计。她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羊肉豆腐”叫做“麻婆豆腐”,沿用至今。

【第54句】:【乡里姑子乡里样】(谚)姑子:姑娘。指乡下姑娘自有乡下姑娘的气度神态,不同于城里姑娘。

【第55句】:【天落馒头,也要起早去拾】(谚)指机缘再好,也要靠自身的努力才能成功。

【第56句】:【百岁光阴如过客】释义:人的一生极其短暂。例句:世界上,倾城倾国人须有,还怕甚,干两黄金买不来?古人云,百岁光阴如过客,不开口笑是痴呆。

【第57句】:色盲学画——不分青红皂白

【第58句】:【野鸡戴皮帽儿——充鹰】(歇)比喻冒充大人物。含讥讽意味。

【第59句】:扁担挑下水[食用的牲畜内脏)——两头担心

【第60句】:月光下散步——形影不离;形影相随

【第61句】:十两瓶子装一斤——正好

【第62句】:釜底的游鱼——命不长

【第63句】:一根草搓不成索,一片篾编不成箩。

【第64句】:【开口是银,沉默是金】能说会道,是好;寡言少语,有时更 有分量。李英儒《女游击队长》:“记住点!蛤蟆能言,人人 讨厌;金鸡一声,家喻户晓。开口是银,沉默是金。蚊虫遭 扇打,只为嘴伤人。同志们对你冲口而出,出口伤人,向我 提过不少次了。”

【第65句】:【兔儿爷】在民间,兔被神化了,玉兔不是凡间的家畜,而是广寒宫里的神兔。神兔被称为“兔儿爷”。那么,“兔儿爷”是从何说起呢?关于“兔儿爷”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个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了表达谢意,纷纷送东西给玉兔;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郎,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风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百姓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天,家家都要供奉它,给它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它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它为“兔儿爷”、“兔奶奶”。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捧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可见,人们对兔儿爷的神化和喜爱。

【第66句】:【害死人还看出殡的】(惯)出殡:把灵柩送往墓地。害了人还站在一边看热闹。指人丧尽天良,灭绝人性。

【第67句】:【无风就下雨】(惯)比喻没有任何先兆,事情就发生了。也比喻不告知对方,就采取行动。

【第68句】:【三个核桃两个枣】见“仨核桃俩枣”。

【第69句】:【小孩儿口没遮拦】(谚)指小孩子的嘴巴无禁无忌,想到就说,不懂人情世故,也不计说话后果。

【第70句】:理发匠的剃刀——光刮人家不刮自己

【第71句】:【骨头里榨油】(惯)比喻残酷地剥削或敲诈勒索。

【第72句】:【一手掩尽天下耳目】个人凭借权势,企图封锁消息,掩盖 真相。《民国通俗演义》:“思以强暴污人,以一手掩天下耳 目。”

【第73句】:针鼻不叫针鼻——线(显)眼

【第74句】:吃了豹子胆——什么也不怕

【第75句】:【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来巧了不用花时间等,正合适。戴厚 英《人啊人》:“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天是老许谢媒的日 子。”

【第76句】:【一翻拆洗一翻新整】旧如新。明代《金瓶梅》:“一翻拆洗 一翻新。到守备府中,新人轿子落下,戴着大红销金盖袱, 添妆含饭,抱着宝瓶,进入大门。”

【第77句】:【 把自己身上的虱子往旁人身上捉】把坏事推给别人。成 语:嫁祸于人。柳青《种谷记》:“今早起我们起身时谁也没 有碰见!你不要把你身上的虱子往旁人身上捉呀!”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不量力,反而害了自己。成语: 自作自受。王蒙《活动变人形》:“现在倒好了,倪吾诚需要 她来养活。她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第78句】:【像断了线的风筝】比喻,飘荡不定,或关系断绝,一去不 返。清代《镜花缘》:“只觉身如蝉翼,悠悠扬扬,飘飘荡荡, 登时间不知不觉,倒像断了线风筝一般,落了下来。”

【第79句】:表弟常生病,爷爷叫他起来参加晨练,他就是不听。这天他又感冒了。爷爷笑眯眯地说:“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以后跟我一起早起锻炼吧!”(江苏·高邮)

【第80句】:【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谓双方都有本领。清代《说岳全 传》:“这一场大战,真个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 千兵易得,一将难求招兵容易,找一个好将领不容易。 极言人才难得。或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姚雪垠《李自 成》:“他作战勇猛,武艺也好,这几年立过不少功。俗话说, 千兵易得,一将难求。这次留下他一颗脑袋,以后他就不敢 了。”

【第81句】:【阴也有个晴,黑也有个明】(谚)天阴也有晴的时候,天黑也有明的时候。比喻恶势力横行霸道,也会有受到制裁的时候。

【第82句】:【眼皮也不眨一下】(惯)形容人满不在乎的样子。 也作“眼也不眨”。

【第83句】:在诊所,妈妈问医生:“我整天在屋加工服装,连门也没有出过,咋还会感冒呢?”医生听了笑着说:“海风,风行一大片;室风,风走一条线。所以,你不出屋门有时也会感冒啊!”(河南·许昌)

【第84句】:解了毛驴打磨堂——抬杠

【第85句】:荷花结籽——心连心

【第86句】:过了白露的庄稼——天不如一天

【第87句】:【前门不进师姑,后门不进和尚】释义:比喻为人作风正派。例句:“老娘人便看不像,却替老公争气。前门不进师姑,后门不进和尚,拳头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马过,不像你那狗淫妇,人硬货不硬,表壮里不壮,作成老公戴了绿帽儿,羞也不羞!”

【第88句】:【趁着混水摸泥鳅】(惯)比喻趁着混乱的时机捞取好处。

【第89句】:【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挽歌郎,替丧家唱挽歌的人。指事 前的要求在事后提出,被动。明代《水浒》:“眼望旌旗至,专 等好消息。不要叫老身‘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 饥时饭,渴时浆谓正应急需。成语:雪中送炭。明代 《古今小说》:“恰好王媪说起马秀才,分明是饥时饭,渴时 浆,正搔着痒处。”

【第90句】:【半天里抹糨子——糊云】(歇)糨子:浆糊。糊云:谐“胡云”。指信口胡说。

【第91句】:【进面糊盆】(惯)形容十分糊涂。

【第92句】:吃晚饭时,又听见二溜子在门外喊穷,奶奶生气地说:“二溜子怕动弹,不劳动不生产,人家穿好他穿烂,人家吃好他在看。”(陕西·榆林)

【第93句】:【一日相思十二时】(惯)十二时:十二个时辰;旧时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指日夜都在思念。

【第94句】:【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惯)打头风:逆风。比喻境遇本来就不好,偏又遭到更大的打击或不幸,处境越发艰难。 也作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被打头风。被:遭遇。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第95句】:【不种百顷地,难打万石粮】(谚)顷:百亩为一顷。指种的地广,打的粮才会多。也泛指下的本大,得到的收益就丰厚。

【第96句】:【捧着金饭碗讨饭吃】见“拿着银碗讨饭吃”。

【第97句】:【大江大河都过啦】释义:比喻闯过大风险,经受适磨难,什么也不怕。例句:儿子为这类的事儿挨过打,挨过骂,大江大河都过啦,还怕你喊哪?他照旧那句:“我没错!”

【第98句】:【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谚)压断街:形容出动的人多。太太死了,有老爷的权势,谁敢不来送殡讨好;老爷死了,权势没了,没有人会出来为他抬棺材。 形容旧时人们对有权势者的炎凉情态。

【第99句】:【 强盗满街走,无赃不定罪】定罪必须有证据。韩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网》:“干啥?强盗满街走,无赃不定罪,这相 片儿,是你偷鱼的证据。”

9927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