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2012年四川省高考作文范文:水之理

704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手并非绵密的结构,天生三十六七度的体温,内在决定着要想“握着”一滴水,是非常困难的:温度会让水蒸发,重力会使水流淌,久握会叫手酸麻,即使不遇“趔趄”,也是握水难,留水更难。

然而,生活中谁会在意一滴水的得失呢?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象,使太多人从不看重一滴水。易得的东西,人们不会珍惜。易失的东西,人们不愿挽留。偏偏水,尤其是一滴水,恰恰既易得,又易失。

可是,一桶水是由一滴水汇成的。失去一滴水,理论上就开始失去一桶水。终有那么一个时刻,无数个丢失的一滴水,构成了流失的一桶水。那时才想起珍惜,就徒有后悔的泪水。就像地球上是有着丰富的水,甚至地球的别称就叫“水球”,但它也经不起地球人的滥用。一滴滴水的滥用,一条条河的污染,已经使地球人惊讶地发现,水,已经不再是滋养生命的琼浆,倒像是戕害生命的毒液。

水的内涵丰富在于,它涵养万物而不张扬,自寻方向而不迷茫,善找出路而不固执,貌似柔弱而无坚不摧。然水的所有高贵品质,却是点点滴滴汇集而成的。只可惜,深藏于平庸中的高贵,常常以唾手可得或司空见惯的假象,蒙骗着头脑简单的人们,轻易就从他们那本来就稀松的指缝中悄悄溜走。

哦,滴水与机会,何其相似乃尔!前者包含着万物的前世今生与七彩斑斓,后者蕴藏着未来的无数可能与峰回路转。前者通常平淡无奇,极难被人发现;后者大多很不起眼,极易被人忽略。前者即使被握在手,也难被紧紧握住;后者就算是砸在眼前,也极易被无准备的心智放跑。前者只有在十指紧握、心无旁骛的手里,才会尽可能地长留;后者只会在随时准备迎接、一旦抓住就绝不放开的手里,才会被及时开发并充分利用。

古希腊哲人泰勒斯说,“水是世界的本原”。两千多年后,德国哲人黑格尔称赞此说“具有一种思辨的普遍性”。我国哲圣老子也激赏水的高贵德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们是凡人,似乎难以说出哲理,但我们似也可以说:水与人生,滴水与机遇,懂了一个就能懂另一个。

10875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