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写作文学网!

心灵禅语文案人气超高!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合。《文殊说般若经》

【第2句】:【天天禅语】大海之舟因舵手而到岸,人生之舟因良师而解脱,身躯之病因良药而治愈,精神之病因妙法而觉醒。

【第3句】:若想让心安宁,就要一切随缘而行,随遇而安;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怼、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第4句】:一个人要先点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引发别人的心光。人要真诚苦干才能领导别人,而非光靠能干。待人要以宽大的心胸去接纳、包容——发广大心,普爱一切众生,使周遭都笼罩在大爱的氛围中。

【第5句】:菩萨虽复不惜身命,然为拔济众苦、救护正法,当应爱惜。(古印度)世亲《发菩提心经论》卷下

【第6句】:见秋毫之末者,不自见其睫;举千钧之重者,不自举其身。(宋)佛眼禅师《禅林宝训》卷二

【第7句】:观一切法皆依于心,心为自性,心为上首。能摄受心,善调伏心,善了知心,故能摄此一切诸法。《佛说宝雨经》卷二

【第8句】:当我们处于不可改变的境遇时,不妨安然面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进。能忍受命运不公之人,有随遇而安的心,有随心自在的境界,有随喜而作的智慧,身心自然无牵无绊,因而就能在任何境遇下领悟幸福。

【第9句】: 一日,乡中宿老训无名后辈:你看你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 相,还好吃懒做,胸无点墨,日后何以自立?后辈诺诺。有一天,宿 老与一位老和尚下棋,老和尚笑道:少时混蛋,如今宿老,下棋还是 和当年一样臭,没教好你。见宿老不解,老和尚又说:当年你还不如 人家后辈,我可曾训你?

【第10句】:原谅生活的所有不完美,禅是一种生命的坦然,岁月里,不管你的脸色是青是白,岁月还是岁月。不管你的脸是瓜子脸还是平底锅,活自己的洒脱,其他都是啰嗦。

【第11句】:生从何来死向何去,并非只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时刻相 关的现实问题。参话头正是为了让我们在生死中不再茫然。什么是无? 把关于生死、善恶、爱恨、成功与失败,所有的心念都汇集到一个问题上, 什么是无?在无字上生出疑问,这就是看话禅所必须的起疑情。

【第12句】:时间,有时候是一种宽恕。无法释怀的,放逐时间,就是一段经历;不能割舍的,赋予时间,就是一个记忆。一声叹息,难以解释的,融入时间,就是一种结局,一抹微笑。

【第13句】:(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恶得恶,如种苦种。恶自受罪,善自受福。行善得善,亦如种甜,自利利人,益而不费。《法句经》卷上,爱身品

【第14句】:何法名为苦?所谓贫穷是。何苦为最重?所谓贫穷是。死苦与贫苦,二苦等无异。宁当受死苦,不用贫穷生。《金色王经》

【第15句】:(一)观心为修证枢机善自观心,善自知心,善取善舍。《中阿含经》卷二十七,自观心经善知心界,知心生界,知心住界,知心自在界。《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梵行品汝等当自观内,莫外驰骋。《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第16句】:“意业”,指意念所起之业,也分善恶,如贪欲、嗔恚、邪见等,都是恶业;若不贪、不嗔、不邪见等,则为善业。

【第17句】:可以说,世界上真正的大业,都是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的;在人类一步步从过去走向未来的过程中,不可能的事,一件还没有。

【第18句】:如不思量,自性便空寂不变;思量便造成自性的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宗教箴言录》

【第19句】:设有众生,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人于涅槃。《华严经》卷五十二,如来出现品

【第20句】: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坛经·般若品第二》

【第21句】:自得解脱,解脱眷属;自得调伏,调伏眷属;自得寂定,寂定眷属;自得度脱,度脱眷属。《大宝积经》卷八十二,郁伽长者会

【第22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人有爱心,对他人有感恩的心,对他人有关怀的心。而这种关怀也好,爱心也好,感恩也好,都没有任何目的,是本当如此的,这就是佛法的精神。

【第23句】:宁尽未来受无间苦,终不发起一念瞋心,于一蚊一蚁微细众生起恼害想。“四十华严”卷十二

【第24句】: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功德。《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

【第25句】:【佛学经典文案金句】佛日: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经》

【第26句】:爱本来就无穷无尽,扩大可以利益天下,增长慧命;缩小则成自私自利,增长恶业。

【第27句】:问:“诸圣收光归源后如何?”师日:“三声猿屡断,万里客愁听。”——《仙宗契符禅师》

【第28句】:明者有四不用:邪伪之友,佞谄之臣,妖嬖之妻,不孝之子。《佛说孛经抄》卷一

【第29句】:庄子在谈到人与物时,也提出类似的思想。《庄子》写道:“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即叫人来去随缘,而不是执著地求取,要随时放下,而不是贪念丛生。

【第30句】:【人生禅境】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冷落时存一份热切向上的心,就会享受到真正乐趣。最好的功德莫过于慈悲心;最甜蜜的快乐莫过于心灵宁静;最清净的真理莫过于了解无常的真谛。气象要高旷不可疏狂;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趣味要恬淡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第31句】:.以大乘大菩萨戒,谓观唯心,本无外色,无色可破,相空亦无,离取相过,故名持戒。又云:一切凡圣戒,尽心为体。(五代)延寿《观心玄枢》

【第32句】:苦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之一,是佛教对人的现实存在所作的状态定位和价值判断。苦谛是四圣谛之一,也是最关键的一谛。佛教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盛。

【第33句】:【禅语佛源】【第1句】:用惭愧心看自己,用感恩心看世界。【第2句】:烦恼消归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第3句】:我与人与,心与口与,欢欢喜喜有幸福;内与外与,因与缘与,平平安安真自在。【第4句】:喜爱的就想占有,讨厌的就会排斥,患得患失,烦恼就来了。【第5句】:担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动力。

【第34句】:走过恬静的密树林,路过汹涌的江涛。一路沟沟坎坎,起起伏伏,才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时各有奇葩景,只是缺少悟禅人。数不尽多少日日夜夜,我仰望星空数着闪闪的星星,想着远方的您。我希望有一天,似蒲公英般轻盈,与您一起畅游云海。

【第35句】: 先哲的百句箴言抵不上当红明星的一句戏言,这是欲望化、 娱乐化社会最明显的特征。沉静的人越来越少,浮躁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的注意力大多转移到快餐式的名利场,哪有功夫顾及内心品格的 修炼?殊不知,人类的灵魂愈流离失所,愈需要思想的补给,肉身的 欲望越亢奋,越需要精神的抚慰。

【第36句】: 穿过岁月的硝烟,历经生命的风雨,这面伤痕累累、颜色陈旧的旗帜 始终没有倒下,在精神的高地、灵魂的营盘,它孤独地等待下一次交 锋。旗帜没有被拔,这场人生的战争便尚未决出输赢,我还有资格等 待旗帜下的号角再次响起。

【第37句】:男人的爱是俯视而生,而女人的爱是仰视而生,如果爱情像座山,那么男人越往上走可以俯视的女人就越多,而女人越往上走可以仰视的男人就越少。

【第38句】: 不要与黑暗纠缠,学会摒弃它!当你精疲力尽 地回过头来,朝霞正对你微笑。没有不能战胜的黑暗, 只要你心中还有阳光;没有不能战胜的邪恶,只要你心 中还有善良;没有不能战胜的绝望,只要你心中还有希 望。在这个凉风习习的夏日清晨,请你记住,一次勇敢 的摒弃,抵得上对黑暗的无数次诅咒。

【第39句】:斧头虽小,但经过多次劈砍,终究能将一棵坚硬的橡树砍倒。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再糟糕的境遇都能改变。命运就是随机抓到手中的扑克牌,好坏全凭运气。然而,高明的玩家,即使手中抓了一副烂牌,也不会轻易放弃。在他们看来,只要赌局还没有结束,每个人就都有赢的机会。

【第40句】:若不从一念至一念,即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即是涅槃。《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二,解诸法品

【第41句】:【一日一禅】佛曰: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相是一副皮囊,也是给人的外在形象;心是一种境界,也是操控情绪的源泉。要想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

【第42句】:做人应该立好志、发好愿。从事慈悲济世工作要发挥“义务”的精神,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忙;不要因为一点不如意事或眼前逆境,就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可怜的人。其实人生在世,往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第43句】: 随缘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觉悟,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自信和把握。能 够随缘的人,总能在风云变幻时审时度势,在艰难坎坷的生活中,收放自 如、游刃有余;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保持坦然愉快的心情。

【第44句】:是诸缘起,无始时来,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古印度)弥勒《瑜伽师地论》卷十

【第45句】: 骂人是不对的,背后骂人更是不对了。在背后骂人的人,就如同躲在 暗处趁别人不注意放枪的人一样。奉劝那些在背后骂人的人一句,快收起 你们那一套!在骂人前先想一想是不是在骂自己!

【第46句】:【学禅小故事】一行路人走得太疲惫,躺在路边睡着了。一条毒蛇从草丛里钻了出来,爬向那个沉睡的路人,昂头吐着红色的毒信子。就在这时,另一个过路人经过这里,他赶走了那条毒蛇,却没有惊醒行路人的好梦,就悄悄走开了。人一生很多时候都生活在别人的恩泽之中,但很多时候他可能永远都不知道。

【第47句】:当我们以正面心态去修行,即使做世间琐事,也会成为获得解脱的缘;当我们以负面心态去修行,即使行佛教事业,也会成为堕落恶趣的因。

【第48句】:仰山禅师和光涌禅师议论人不像驴马,不像佛,那么究竟像什么?像自己!唯有见到自己的自性,能够凡圣两忘,体用一如,那才是见到无相的真谛。

【第49句】:【天天禅语】人的一生也是一段修行的旅程。遭遇挫折不幸的时候,不仅不应该情绪低落与丧失勇气,更应该静下心来调整情绪,昂起头来增加信心,并从容坦然地面对现实与挑战,借此来磨练自己,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第50句】:人之无闻,老如特牛,但长肌肥,无有智慧,生死无聊,往来艰难。《法句譬喻经》卷三

【第51句】:信仰是人生的最宝贵财富;遵行正法,带来幸福;真理味儿最美;智慧的生活是人们称说的最好生活。《经集》第十章《林主夜叉经》

【第52句】:累了,于夜深处禅坐。暗想,这世上的万事万物有影无形,缘起缘落,幻生幻灭,常常不由心不由人,来,无法阻,去,无法留。

【第53句】:若菩萨见病众生,以恶心瞋心不赡养者,犯重垢罪。若懒惰不养,犯轻垢罪。《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第54句】: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其本一灯无减无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普然三世诸佛智灯,而其心灯无减无尽。譬如以灯人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之内,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业烦恼种种暗蔽障,悉能除尽。《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第55句】:一人一切人,一切人一人;一行一切行,一切行一行。是名他力往生。十界一念,融通念佛。亿百万遍,功德圆满。回我所唱,透通众人;众人所唱,融摄于我。是融通念佛也,其功德逾独称焉。(日本)良忍《融通念佛章》

【第56句】: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位男士能如此大度地给人行方便,让自己不方便,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度?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只须转念一想,世界可能从此不同,我们的生命也会因为我们的转变而变得与众不同。

【第57句】:我们都想让不安定的心安定,却很难做到,反而浮躁、焦虑,原因是我们从生到死一直在不断向外求。已经获得一些世间的成功,却仍然不满足,并为追求更大的成功不停地造业。有些人失败,却体认不到因果报应,仍然继续造业。现在我们的所思所做,注定了难以获得内心安定,更不用说稳同或发挥功用了。

【第58句】:存有缺憾,生命才拥有张力,正是那个缺失的部分,使我们保持着生命的弹性,不断聚集能量、力量和度量,一步步接近目标。

【第59句】: 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仅仅活在世上并不值得称道,值得称道的 是生活过得美好。

【第60句】:懂得顺应各种对象、不同环境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以最恰当的方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就可能助你成功。

【第61句】:【天天禅语】六度给人们带来的世间美德:布施不但得到荣华富贵,还能养成知足常乐。持戒不但得到人天安乐,还能养成道德完美。忍辱不但得到相貌庄严,还能养成心地善良。精进不但得到圆满成功,还能养成持之以恒。禅定不但得到心的平静,还能养成行为稳重。智慧不但得到身心F{在,还能养成保持觉知。

【第62句】:人心换人心,真心见真情。人心可贵,在于真诚;真情可待,在于宽容。人生如茶,岁月似酒,喝的人不同,便会生出不同味道。

【第63句】: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虽在地狱受诸苦恼,如三禅乐。《大般涅槃经》卷十八,梵行品

【第64句】:【一心一禅】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笑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第65句】: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生情,万劫羁锁。(唐)德山宣鉴禅师(《传灯录》卷十五)

【第66句】: 父母无论怎么批评你,你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是最优秀的。因 为希望你更优秀,所以批评可能会多一些,有时候,批评的话甚至很 难听。父母对你的期望值总是在不断提高,即使你已经很优秀了,在 他们看来,你还应该更优秀。请不要因为父母的批评而气馁,你要体 谅他们,他们的批评往往不一定正确。

【第67句】:心中无形的风灾是“无明”,无形的刀剑是“嫉妒心”,无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无形的心狱是指“入邪道法”。这些无形的心贼会灭除人之善根,毁尽修行之功德林。

【第68句】:应以无舍而为方便,圆满布施波罗蜜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大般若经》卷四。二,欢喜品

【第69句】:在生命层面,抓住吃饭的本质,按需要摄取营养的人,身体更健康;相反,大吃大喝的人,经常摄取过多的营养,让体内的循环系统超负荷运转,身体很容易坏掉,什么肥胖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死之类的疾病,专爱找这种人。

【第70句】:当你快乐时,那快乐是否令人赞叹,要看你的快乐能否永久;当你富有时,那富有是否令人尊重,要看你的财富源于何处、归于何处;当你自感聪明时,那聪明是否令人敬仰,要看你的聪明用于何处。

【第71句】:对人生怀有积极态度的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无论大小,无论清晰或者模糊,总有一个梦潜伏心底。理想就像是美丽的鹅卵石,陶冶着心灵,硌痛了双脚,让人没有任何驻足的机会,只能起步飞扬,奔向远方。

【第72句】:若以要言之,则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唐)沩山灵佑禅师(《传灯录》卷十七)

【第73句】:只要具足三种因素,人们心中的烦恼就会不由自主地生起。哪三种呢?一、惑根未断;二、对境亲近;三、非理作意。凡夫人,从无始轮回以来心中的贪嗔痴烦恼毫无损害、完整无缺,这就是惑根未断;贪嗔痴的对境于面前出现,这就是对境亲近;于贪嗔痴的对境或起烦恼方面总是生起各种妄想,这就是非理作意。

【第74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我们应该以真诚和包容心,来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来处理事情;以慷慨和无私心,来善用财物。如果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能做到如此,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049

【第75句】:拥有宗教思想的妇女,应把身心培养得像月光一样慈悲柔和。扩大自己的心胸,燃起智慧之光,使每个人与你相处,都像沐浴在清凉的月光中,这样才能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之爱的真谛,迈入人格升华的境界。

【第76句】: 一个国家的大学教育的好坏取决于基础教育,基础不牢,地 动山摇。看看当下的社会,可谓人才济济,但有几个懂得做人道理的 呢?卖国的人才懂吗?吃里扒外的人才懂吗?得了国家便宜还要诅咒 这个国家的人才懂吗?贪官污吏们懂吗?激情杀人者懂吗?这些可都 是被称作人才的人呀。

【第77句】:空有三者: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执自性异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古印度)护法等《成唯识论》卷八

【第78句】: 不宽恕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 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

【第79句】:土地不耕种,则必杂草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证严法师

【第80句】:有钱有福报,而懂得如何善用金钱才是智慧。人们不应对金钱抱着 “有”的心态,而应持着“无”的逆向思考模式,因为“有”将让你的金钱 有所限量,但是“无”的心量却能让你的金钱能力无限、无量、无止境地 扩张。

【第81句】:泡一壶淡定吧,让沧桑了无痕。有些遇见,是惊艳,亦是温暖。有些离别,是注定,亦是随缘。就让我们以一颗如简的素心,将所有的阳光与明媚,都植于红尘深处,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沾染些许禅意,些许诗意,些许花香。

【第82句】:随意而为才是最好的,简单明了,不会有太多的纠葛和牵绊。停下脚步欣赏路旁的无名野花,在感受到一份闲适之后再次起程,不为生活而去,不为生活而留,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第83句】:成功源于自制。有大度心者才能自制。只有自制才能心安理得,集中精力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能自制的人是令人佩服的,那是生命中至高境界的显现。

【第84句】:谦卑并不意味着多顾他人少顾自己,也不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个无能之辈,而是意味着从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海涛法师

【第85句】:【佛语禅心】“我们的大家族就是一棵大树,我们的父母长辈是家族的根,夫妻是树干,孩子、财富、健康和一切美好的事物是树的枝叶花果。只有孝顺老人,大树才能根深蒂固,才会枝繁叶茂,我们才能得到累累硕果。因此,你只要去耕耘,孩子、财富、健康和一切美好的果实都能够收获。”

【第86句】:【天天禅语】当我们受到别人赞美的时候,如果我们谦虚对待的话,我们的福德便会更加增长;当我们受到别人赞美的时候,如果随之生起我慢的话,我们的福德不久就会消失。

【第87句】:追逐物欲,如渴饮盐卤,转增其欲,有情之于五欲,亦复如是。故应于诸资生物具,勤修舍心是菩萨行。——■妙峰法师

【第88句】:没有缺憾,生活往往会变得单调乏味。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完美的本身就意味着缺憾,最辉煌的生命之旅也需要阴影陪衬。我们的生活剧本不可能完美,但是可以完整。当你感到缺憾,就意味着你体验到了人生五味,拥有了完整的生活体验。

【第89句】: 早安!大干。早安!众生。请接受我的真诚问候!成功穿越 夜晚的隧道,再次迎来早晨的霞光,我的内心充满喜悦。没有理由独 享这种喜悦,我要将它传递给我热爱的世界。每一声鸟鸣都是感恩, 每一缕清凉都是想念,每一次呼吸都是美好,每一个念头都是希望, 我们必须出发,不能等待。

【第90句】: 我将自己的灵魂剥开,让美好的和龌龊的都无所遁形,我希望 这是一个对人世有益的标本,能让灵魂自修者有所借鉴,少走弯路。

【第91句】:人间有无数苦难、无数灾劫,这些都是雕琢璞玉的磨石,对于心中抱有宏愿和希望的人而言,这是种甜蜜的负担和磨炼。白发郎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济世的勇气,继而有了普度众生的宏愿。他的精神和所作所为,让人惊叹和钦佩。

【第92句】: 人生在世,最难做到的就是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 ,爱的也放不下。因此,得失之心、憎爱之念盘踞心头,无法得到解脱与 自在。

【第93句】:放下过去未来,领悟此刻的珍贵,生命之所以是人最贵重的财富,是因为生命不能重来。

【第94句】:为了愿心与欢喜心而服务人群的人,能不惜承担重任,不畏辛苦地勇往直前!只要众生能离苦得救,就满心欢喜,别无所求。

【第95句】:人生就如牌局,发牌的是上天,而出牌的是自己,人出生的时候,原本是没有行囊,当你走得路多了,便是多了一个包袱。而我们如何让世俗的包袱,转变成禅的行囊。只有用一颗清净依止的心,看世态万千,方能消除偏见,在平与中获得快乐。

【第96句】:无常,是佛陀的基本教导,即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每一样东西都是 转瞬即逝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有那么多的烦恼。即使是同一条河流中, 也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保持永恒,只要有耐心,只要等上片刻,那些叶子将会 流走,那些泥沙将会再度沉淀,那些水就会再度变得纯净。

【第97句】:善待他人需要一颗爱心。向别人奉献自己的关爱,不图任何回报,本身也可以成为幸福。你善待别人,别人也会善待你。它的高尚性会使人产生从来没有的满足感和轻松感,因而能够为自己带来幸福的体验。

【第98句】:人要学习各种谋生技能,一生至少要拥有三张执照。(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的戒定慧》

【第99句】:弟子:“要怎样管教孩子才算恰当?”师言:“生养子女就如同种树苗。树苗植入土里刻意加太多的水和养分,根会很快腐烂,因为大自然本来就有充分的水和阳光、空气,自然会培育它。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生他,即是天地养育长大的,过分溺爱孩子,反而害了他。”一证严法师

10815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